-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青军人血脉跃动爱音符
印青军人血脉跃动爱音符
音符是如此之美,竟让灵魂不由自主地随之舞动,将创作者真挚的爱与思想的深邃缓缓释放,流淌,轻扬,弥散,直至形成一片广袤无垠的空间……每每赏听印青的作品,这种优美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走进印青工作室,娓娓走进印青的内心世界,如同欣赏印青的音乐一样美妙。所有的语言细节,都汇聚成一句话:音符是跳动的爱,旋律是舞动的思想。
大爱砺成的军人情结
采访印青很难,多家媒体的记者都有此同感。其实,这并非印青“摆谱”,他没有半点“腕气”。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他为人低调、不喜张扬的性格使然。然而,当他一旦接受采访,便会认真准备,详尽地回答,就像创作音乐一样全心地投入,让访问者得到丰厚的收获。印青说,这种性格是身为军人的父母给的,改不了。
军营出生军营长大,参军前下建设兵团,也是部队农场。“我的军龄可以从出生那天算起,到现在有50多年了。”印青笑着说。
1970年,16岁的印青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成为江苏省军区某部战士业余演出队的一名小提琴手。
战士业余演出队不同于专业的文工团体,每个人都必须是“多面手”:张嘴能唱、抬腿能跳、伸手能拉(乐器),会得越多越好。正因为如此,不甘人后的印青凭着父母教给的音乐底子,尝试着作曲。遗憾的是,没等他的作曲才华露出头角,一年后业余演出队便宣告解散,他被调入某部当了一名通信兵。
有个故事永远刻在印青的灵魂深处:在连队当通信兵时,一次训练维修线路,要爬上20多米高的电线杆。当时他还是新兵,班长不放心就跟在后面爬。印青不服气,觉得班长小瞧人,没想到爬了一半就心慌了,心一慌脚就乱,脚钩掉了下来,失去支撑的印青一屁股坐在了班长的肩膀上。“千万别慌,没事!跟着我往下!”于是,班长扛着他一点一点往下挪,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安全着地。对班长的搭救,印青非常感激,但班长却看得很淡,甚至不许他向连长汇报。这件事对印青的震动极大,突然之间,他懂得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战友,很想写首歌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个愿望一直伴随着他,多年以后他终于写出了这??歌,歌名就叫《班长》,一举获得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在基层通信连队,印青一呆就是9年,6年战士,3年排长。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全部奉献给了基层连队,也磨砺了他军人的性格与品质。早出操,晚点名;扛电线,爬电杆;野营拉练,紧急集合,紧张忙碌的每一天,最大的感觉就是时间过得太快。这种环境下,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磨灭个性与追求,但看似文弱的印青,骨子里的坚强让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并由此起步,走上文艺创作之路。
18岁那年,印青的处女作――《我是个架线兵》参加了军区汇演,虽然算不上很大的荣誉,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由此推开了他通往音乐殿堂的大门。
从连队通信兵到总政歌舞团团长,从业余演出队战士到著名作曲家,一路走来,印青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脍炙人口的就有上百首,绝大多数都是为军人而作。《当兵的历史》、《边关军魂》、《不要问为什么》、《军歌声声》、《潇洒女兵》、《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班长》等歌曲,曾让多少军人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印青的军人情结,一半是军旅生涯的历练,另一半则缘自父母的遗传。他的父母,一对新四军老战士,都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
印青一直记得父亲的这个故事。1995年,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庆祝建团40周年,印青是副团长,负责晚会创作。那时他父亲已经离休了,印青打电话把父亲从上海请来。在联排时,父亲坐在台下看节目。第一个节目合唱《新四军军歌》,唱完,他突然发现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这是印青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动情,特别震惊。那天晚上回到家里,父亲滔滔不绝地给他讲战争岁月,讲牺牲的战友,讲了整整一个晚上。尽管已经累得全身都像散了架,但印青还是静下心来听了父亲一整晚的述说。
此后,印青产生了更加浓郁的新四军情结:只要有关新四军题材的创作任务,不论多忙,也一定会答应下来,认真完成,并且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在“金钱至上”的市场经济时代,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007年“八?一”前夕,庆祝建军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八一军旗红》,印青担任艺术总监,业界专家高度评价此台晚会音乐上的成功。谈及创作感受,印青说:“那是我军人情结最大的宣泄,整个创作过程我都感到父辈们的血液在胸中奔腾。”
让优美的主旋律浸润百姓的心灵
让更多、更优美的主旋律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浸润百姓的心灵,是印青多年以来的孜孜追求。
“音符,就7个,只是你的工具,你用它们来表达你的情感,你的思想,你对生活的态度。”印青说,“有人说我的旋律好听,我说不是旋律,而是我旋律背后的精神。”
一直到今天,印青都非常清楚地记得14年前的那个日子:1997年8月底。正在南京工作的印青,收到了中央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