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对服饰文化发展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战争对服饰文化发展影响

论战争对服饰文化发展影响   战争,一个全世界人类不愿提及的话题。它给人们带来流血、分离、痛苦等一系列的苦难,然而,也就是这种并不美好的形势,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一种巨大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全面发展。 在战争中,人们为了生存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文明成果,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必需品――服饰,也在人类社会一次又一次思想与肉体的战争碰撞中向前发展。      一、军事领域的战争对服饰的影响      1.促进了服饰文化的传播。通过服装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发展的轨迹是传承性的。朝代的更替没有摈弃原来的服饰文化而是通过传统的继承使服装千百年不变,经过历朝历代的变革其服装结构长期保持着同种模式,直到清代改冠易服,经历两千多年的冠冕衣裳才宣告终止。   西方服装的发展则是传播性的,其中战争就是传播途径之一。在开放的西方社会里,西方人依赖文明的移行与传播,加之他们文化本能中表现出的躁动不安,以及扩张和冒险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的风格总是不断的变革。风格产生后被空间占有欲极强的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统治者,通过战争把先进的服饰文化带到各地,或者把先进的服饰制度引进,促进了服饰文化的融合和普及。   战争对服饰的传播并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区域内的战争然后逐渐扩大到世界范围内时才逐步完成的,确切地说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洋服饰才得以普及,传播到每一寸现代文明的区域。   西方古代战争促进了欧洲服饰文化的传播,通过地域的扩张使得贯头衣、卷衣在地中海沿岸流行。著名的十字军东征把东方的珍宝、美丽的衣服和布匹带回欧洲,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棉布从此传播到了整个欧洲,与服装有关的材料,也从这时打破了地方性的制约,服装文化从质和量都得到提高。   殖民战争把西洋的服饰文化带到世界各地。如西班牙通过哥伦布的探险发现,美洲大陆的主要部分成为其殖民地,甚至远涉太平洋,控制菲律宾,成为强盛国家,强制性地向各国推行西班牙服装。后期的法国、英国在殖民战争中,也把具有绝对优势的法国时装、英国的男装带到殖民地,使西洋的服装在各殖民地被接受,开始是当地先进人士后来成为大众的主要衣着。战争在优胜劣汰中改变着国家的命运,也影响着人们的衣着生活,先进的服饰在战争中传播并被各地人们所接受。   2.促进服饰造型的功能化、推动服饰改革。战争要求服装方便、快捷、具有保护功能。军服的发展对民用服饰的改革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领带、纽扣、裤子、靴子、风雨衣等民用服饰都始于军事斗争的特殊需要或与之有关。   周朝末年,诸侯分立,战争频频,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制约了人的运动。而此时被称为“胡人”的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袄长裤,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起先主要用于军队,但是,胡服的形制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强化了服饰的实用功能,百姓纷纷效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大众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在西洋服饰的发展历程中,男服的款式形成主要来自于军服,而女性服装的现代化、功能化的形成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4世纪前西方服装男女同款同型,在14世纪中叶男服二部式确立,男子服装中出现了来自军服的上衣――普洱波万(Pourpoint)与肖斯(Hose)的组合,这种富有机能性的二部式取代了传统的筒形样式,衣服的性别随之在造型上明确下来。在经过几个世纪社会变化和法国大革命后,男装在19世纪逐渐摆脱了象征权威的装饰过剩的衣服,形成了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的服装样式。   女性功能化的服装主要是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的。战争迫使女性走向社会,战乱中女性主要穿“工作服”与“制服”,女性体验了合理的机能主义服饰的优点,衣着的单纯和便于活动等使用因素受到人们的重视,女装向男性方向发展,便于活动的服装逐渐发展成熟。在20年代后期出现的“男孩造型”和60年代出现的“无性别装”以及现在的休闲装、制服也大量借用了军服的款式,充分显示了战争对服装的巨大影响力。   战争对于服装的改变不只在造型上,还触及到装饰形式上。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裂口装饰,主要来自与战争期间服装上的划痕,后来逐渐被一般人采用,成为一种流行装饰。现在的领带源自于奥军士兵脖子上的标志――一块白布围巾,受到路易十四的大力提倡,逐渐流行并成为今天领带的造型。除此之外具有保护作用的头盔也与战争密不可分,在一战时一个伤兵在战斗中急中生智用铁锅扣在头上,从而保住了生命,法国将军亚得里安受到启发,领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代金属材料头盔,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大大提高了头盔的防护性能。钢盔的保护性能现在在建筑、煤炭、铁路、石油、钻井等工业行业广泛应用,成为此类行业的主要安全措施之一,钢盔还在需要安全保障的交通、体育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