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在日语中演变与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汉字在日语中演变与应用

论汉字在日语中演变与应用    [摘要] 汉字是中日两种语言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与发展的中枢纽带。汉字传入日本,为日本的零文字历史填补了空白,同时从内容形式、方法内涵上,也丰富了日语语言的表达。今天,日本人虽然在汉字的基础上发明了假名,但终究并没有取代汉字的位置。汉字的地位及它的这种超强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 汉字 日语 假名      日本自远古就与中国有密切往来。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与中国西部各考古文化一致。景初二年(238)倭女王派大夫难升米等朝献魏明帝。诏书报倭女王曰:“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三国志#8226;魏书#8226;乌丸鲜卑东夷传)。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后传入日本。这就决定了两国文字之间根深蒂固的必然联系,进而也为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初学日语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望文生义,根据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来解读日语中的汉字。日语中的汉字是为表达日语而使用的文字。汉字是联系日本文化的桥梁;汉字有区别同音异义词的作用;汉字具有无限的造词能力;汉字同日语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   一、日本开始“使用汉字记载其语言”的历史及假名的产生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大量的日本来华留学生即遣唐使、遣隋使,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包括汉语及汉字带到了日本。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音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音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   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因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那个、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以」→「い」「宇」→「う」。   最初日语的每一个音,都是由一个汉字表达。公元九世纪,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了假名。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而来的称为「片假名」,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二、汉字在日语中的发音及读法   日语中汉字的发音有“音读”和“训读”两大类。   音读,即日本人引入中国汉字时模仿该字汉语发音的读法。根据中国的各个区域和时代,有不同的发音传入日本,比如:「行」的发音,有「ギョウ」、「コウ」、「アン」三个发音。「ギョウ」是吴音、「コウ」是汉音、「アン」是唐音,   1.音:六朝时江南的汉字音。有人认为吴音是朝鲜半岛的读音,有一定道理,汉字是由百济人王仁传给日本的。   2.汉音:唐代长安一带的汉字音。日本的遣唐使带去这些读音,成为“正音”。   3.唐音:宋、元、明代的汉字音,接近现代音,又叫“宋音”。   训读,是利用汉字表达日语固有词语意义的读法,也可以说是汉字的日译。如日语中的汉字“人”的训读为“ひと”。   另外,汉字词有音读、训读和音训混读。“新闻”(报纸)shinmun两个字都是音读,“手纸”(信)tegami两个字都是训读,“字引”(词典)jibiki前一个字是音读,后一个字是训读,这类组合称“重箱读”,因为“重箱”这个词就是“音词+训读”的典型例子。“手本”(榜样)tehon前一个字是训读,后一个字是音读,这类组合称“汤桶读”,因为“汤桶”这个词就是“训读+音读”的典型例子。从中国传入的词读音读,用汉字造的“和制汉语”读训读或音训混读。   三、汉字的理解   例如,日语的「油断」这个词,我们一看见它会觉得不可思议,油怎么会断呢,其实它是“马虎、大意”的意思;「真?」这个词,也不是我们所猜测的“真的剑”,而是“认真、一丝不苟”;「怪我」这个词,也不是咱们想象的责任都在自己的意思,而是“负伤”;「迷惑」也不是“迷惑”之意,而是“麻烦、为难”的意思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一味地单凭汉语意义来推测的话是不是很滑稽。   例如,「段?」这个日语单词,「新しい段?に高めた」,翻译过来是“提高到了新阶段”;「利得」这个日语单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