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研究进展.docVIP

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研究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研究进展

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研究进展   小颏畸形(chin microsomia)俗称“下巴短小”,系颏部融合处骨发育不良所致的面下1/3外观失常,颏部向后退缩畸形[1],严重影响美观。颏部截骨术是矫正小颏畸形的常用方法,现就颏部截骨术矫正小颏畸形及其在数字化方面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外科截骨术   此法始于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因其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都能调整颏部形态,且还可通过截骨块的旋转和水平移位调整颏部偏斜和面部不对称畸形,很快在临床上得以应用及发展。以下就各种截骨术的发展及其相应的适应证等进行描述。   1.1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horizontal sliding osteotomy):1942年,Hofer[2]首次在德文期刊上提出了该术式的初步构想,随后他在1957年经口外路径成功实施该术式[3]。同年,Trauner[4]报道了经口内入路行该术式。1983年,Bell[5]总结了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提出注意保护颏下缘肌肉软组织的附着,并尽量减少额孔周围不必要的剥离,以保证颏骨段充分供血,避免截骨段缺血性坏死、软组织下垂等并发症。   手术方法:手术经鼻插管全麻下进行,取下颌前庭沟粘膜切口,局部以0.1%利多卡因+1:200000肾上腺素混合液浸润注射后,自左下第1前磨牙至右下第1前磨牙牙龈下5mm处斜行作“v”形切口切至骨膜,于骨膜下剥离,剥离二腹肌前腹,保留颏舌肌不做剥离,充分显露颏部及双侧颏孔,注意保护颏神经血管束。于颏孔水平下3mm处设计截骨线,以电钻标记,用来复锯等设备自唇侧至舌侧全层截开,运用骨凿向下松动骨段,使其带肌肉血管蒂,前移骨段后固定,缝合肌肉软组织以保障骨块良好覆盖。颏部水平截骨术截骨前移距离约为0.8cm,术后X光片显示骨块移动产生的骨间距6个月后被再生骨质完全充填,颏部形态佳。此手术适应于轻度小颏畸形和轻度的偏颌畸形,对于严重的小颏畸形改善程度欠佳[6-7](见图1)。   1.2 颏部双台阶截骨术(two-step horizontal osteotomy/ two-tier genioplasty):手术步骤基本同上,先于颏孔水平下3mm处设计第一道弧形截骨线,并于第一道截骨线下方设计第二道截骨线,并与之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视颏部的骨量而定,最小不少于5mm,否则难以进行固定。用??复锯先沿第二道截骨线截骨,再沿第一道截骨线截骨,将两道截骨块向前提牵,并使之成阶梯状排列,达到理想的位置后固定[8]。第一道截骨线前移约6~9mm,第二道截骨线在第一道截骨线的基础上前移4~7mm,该术式适用于中重度小颏畸形(见图2~3)。   1.3 水平截骨前上移颏成形术 (horizontal osteotomy and jumping geniopIasty):本术式于1957年由Gilles[9]首次命名。该术式在水平截骨的基础上,将截骨离断部分前移,置于下颌骨前固定,形似置入假体。术中注意保留离断部分的肌肉软组织以防前移骨吸收。该术式能够明显增加颏部在矢状方向的长度,使颏部前俏,富有美感,适用于轻中度小颏畸形(见图4)。   1.4 矢状位弧形截骨术 (The sagittal curving osteoto my):该术式最先在1985年由Thomson[10]报道,剥离层次较水平截骨术低,不必暴露颏孔,先于下颌骨中线位置做标记,该点至少位于牙根部5mm下,标记点与颏部最低点垂直距离为10~15mm,沿该标记点弧形截骨,前移后固定。前移平均距离为13mm,适用于轻中度小颏畸形患者,且本法截骨平面低,避免了对颏神经的损伤,安全有效,较水平截骨术式能显著降低术后颏部神经感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11](见图5)。   1.5 颏部台阶状截骨术(stepped osteotomy):1993年,Satoh[12]结合水平截骨术和矢状位弧形截骨改进形成此法。操作过程于牙根下3~4mm,两侧颏孔连线上距两侧颏孔约1.0~1.5cm作一长约2.5~3.0cm水平截骨线,在两侧颏孔下方4~5mm各作一条水平截骨线与之作垂直截骨线相连,呈台阶样,离断后前移,并可在截骨面填充自体骨或羟基磷灰石达到理想位置后固定。其优点在于颏部术后即刻在矢状位和垂直方向上都有显著的改善(见图6)。   1.6 颏部垂直劈开前移截骨法(Splitting advancement genioplasty):基于传统水平截骨法可能造成面部台阶样畸形,Celik[13]于1999年首创了该截骨法,于颏部垂直劈开一宽度为15mm两端为直角形骨块,起始部厚度约1mm,斜行向内,逐渐增厚,直至劈至全层,前移骨块的同时,在截骨面先插入硅胶假体,保证前移的距离,固定后取出假体。此方法的优点在断面间距诱导成骨发生,增加骨量,效果持久而显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