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第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二)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第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二)PPT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3页,共97页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4页,共97页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5页,共97页 第十节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 基因工程产品的特点; 分离纯化的基本过程; 分离纯化的技术; 选择分离纯化方法的依据。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6页,共97页 一 基因工程产品的特点 多数是活性肽或蛋白质,有下列特点: 含量较低; 发酵醪液组成复杂; 目的产物稳定性差; 表达产物的种类繁多、结构不一、活性各异; 对其质量要求纯度高、无菌、无热原。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7页,共97页 二 分离纯化的基本过程 主要流程包括: 细胞破碎; 固液分离; 浓缩与初步纯化; 高度纯化直至得到纯品; 成品加工。 流程如P47图2—8所示。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8页,共97页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69页,共97页 三 分离纯化的技术 分离纯化技术应满足下列要求: 条件温和; 选择性好; 收率高; 两个技术之间能直接衔接; 整个过程快。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70页,共97页 (一)细胞破碎与固液分离 细胞收集:离心法、膜分离法; 细胞破碎: 机械破碎法:高压匀浆法、超声破碎法、高速珠磨法、高压挤压法; 非机械破碎法:酶溶法、化学渗透法、热处理法、渗透压冲击法等。 固液分离: 离心; 过滤; 双水相萃取(如乙二醇-无机盐等)。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71页,共97页 (二)目的产物的分离纯化 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主要层析分离方法。分为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亲和层析、凝胶层析等; 。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72页,共97页 (三)非蛋白质类杂质的去除 纯化过程中,需特别注意3种可能存在的非蛋白类杂质: DNA; 热原质; 病毒。 具体除去方法见课本P61。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1页,共97页 一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过程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过程主要包括: 摇瓶:了解工程菌生长的基础条件,如温度、pH、培养基各种组分以及碳氮比,分析表达产物的合成、积累对受体细胞的影响; 培养罐:确定培养参数和控制的方案以及顺序。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2页,共97页 二 基因工程菌常用的培养方式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 补料分批培养(fed batch culture);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透析培养(dialysis culture); 固定化培养(immobilized culture)。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3页,共97页 分批培养 DO-Stat方法: DO控制在20%(搅拌转速、通气速率); Balanced DO-Stat方法: 乙酸维持在低浓度(DO、搅拌转速、糖的流加速率); 糖的流加速率和DO的平衡。 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 葡萄糖流速; 搅拌转速。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4页,共97页 连续培养 以一定稀释率进行不间断培养; 基因工程菌的不稳定性—连续培养困难; 解决办法:生长阶段和基因表达阶段分开,两阶段连续培养,第一阶段质粒稳定,第二阶段获得最高表达水平或最大产率。 关键的控制参数:诱导水平、稀释率和细胞比生长速率。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5页,共97页 补料分批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间歇或连续补加新鲜培养基; 根据生长规律,通常控制溶氧和流加补料结合。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6页,共97页 透析培养 原理:利用膜的半透性使培养物和培养基分离; 目的:去除代谢产物如乙酸等对工程菌生长和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膜、透析液、时间等; E.coli—青霉素酰化酶(11倍)。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7页,共97页 固定化培养 基因工程菌培养的一大难题:维持质粒的稳定性。 固定化技术应用:固定化后,质粒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便于连续培养,特别是对分泌型菌更为有利。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8页,共97页 三 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 与传统的微生物发酵工艺的区别: 生物材料方面:基因工程菌带外源重组载体; 生产目的方面: 基因工程菌生产的目的是使外源基因高效表达,尽可能减少宿主细胞本身蛋白的污染。 基因工程菌发酵对营养要素和环境条件的需求与宿主菌有共性之处,但也有特殊的需求。特殊需求往往比共性需求更重要,更难满足,经常是制约产业化的重要因素。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39页,共97页 四 培养基组成与控制 培养基 组成 碳源 选择剂 诱导物 无机盐 氮源 其他 生长 稳定 四章 基因工程制药 40页,共97页 碳源 常用碳源:葡萄糖(比生长速率大,副产物多)、甘油(得率大)、乳糖(lac诱导)、甘露糖(不产乙酸,比生长速率大)、果糖等; 酵母:利用葡萄糖、半乳糖等单糖类物质; 单糖、双糖及其他有机物如甘油: 低浓度对菌体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