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失眠针法研究.ppt

失眠针法研究.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失眠针法研究

失眠针法的研究 刘 建 武 失眠针法的研究 一、引言 二、失眠的发病机理 三、调节昼夜阴阳节律是针灸治疗失眠的大法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引 言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等,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表明,针灸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则、选穴方面过于强调镇静安神,把失眠作为一个独立的症侯加以治疗,而忽视了对失眠进行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综合调整治疗;在发病机制方面只注重于阴阳、营卫、神等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它们在失眠发病过程中相互为用、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亟需在发病机制、针法、选穴等方面有所突破。 引 言 我们认为,失眠是人体昼夜阴阳节律失调、五脏藏五神功能紊乱而致的症候群。它不仅反映了患者夜间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的睡眠质量,同时也反映了患者白昼工作、学习、记忆及其他功能低下的机能状态。 引 言 “调阴阳五脏”针法是在对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全面认识,规范选穴、量化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具有调节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的针刺方法。 通过对“调阴阳五脏”针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以探究其调节昼夜阴阳节律、五脏藏五神功能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通过对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探究“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以期对针灸治疗失眠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 二、失眠的发病机理 昼夜阴阳 五脏功能紊乱 节律失调 五神失藏 正常人体昼夜阴阳睡眠节律 昼夜阴阳节律失调 二、失眠的发病机理 失眠的发病机理: 昼夜阴阳节律失调是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 五脏功能紊乱、五神失藏是失眠的主要病理基础。 三、调节昼夜阴阳节律是针灸 治疗失眠的大法 《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和形于气,使神内藏”。指出“调阴与阳 ,调阳与阴” 是针灸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 。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时调节阴阳的治疗法则。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调阴阳五脏”针法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其二是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调阴阳,即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选用大椎、申脉与关元、照海穴,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分别施于“补阳泻阴”或“补阴泻阳” 针刺手法,以顺时调节昼夜阴阳节律 补阳泻阴 于午前阳气升发之时,补大椎、申脉(即拇 指向前顺时针捻转30次/分),泻关元、照海(即拇指向后逆时针捻转60次/分),以助阳升发,阳出阴则寤,从而改善患者头昏、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昼不精”的症状。 补阴泻阳 于午后阳气收藏之时,补关元、照海(即拇指向前顺时针捻转30次/分),泻大椎、申脉(即拇指向后逆时针捻转60次/分),以助阳入阴,阳入于阴则寐,可使患者按时入眠。 四、“调阴阳五脏”针法简介 调五脏,即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 运用五脏俞配膈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六穴以调理紊乱的五脏功能,使气血调和,五神各有所藏。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调阴阳五脏”针法的选穴是在对失眠发病机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大椎——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督脉入络 脑,为阳脉之海,有调节人体一身阳气 之功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的交会穴,任脉为阴脉 之海,有统摄人体一身阴气之功 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阳蹻、 阴蹻脉,能调节阴蹻阳蹻二脉阴阳之气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阴蹻、阳蹻脉主阳动阴静,司眼睑开合而调节睡眠,“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内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寒热病》)。因此,大椎、申脉与关元、照海为调节人体阴阳之气最佳腧穴。 五、“调阴阳五脏”针法选穴依据 “调阴阳五脏” 针法选用大椎、申脉二穴与关元、照海二穴以调节昼夜阴阳节律。使失眠患者恢复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阳入阴,阴入阳的正常昼夜睡眠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