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神光芒和人智慧并不矛盾.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曲》神光芒和人智慧并不矛盾

《神曲》神光芒和人智慧并不矛盾   内容摘要:“爱上帝”是基督教博爱精神的最高形式,基督的追随者们坚信唯有爱上帝才能获得神启,才能得到无上智慧,这是一条超验的、非理性的道路;而“爱智慧”作为对古希腊“哲学”一词的直译则显示了希腊传统中对智慧的崇拜,以及对人类智能的信任,是一条经验的、理性的道路。“上帝之爱”和“智慧之爱”看起来是那么地矛盾,那么地难以调和。然而,但丁却在《神曲》里,让这两种迥异的文化传统和谐地服务于主体的人格完善,这一举动可谓吹响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一声号角!   关键词:《神曲》 但丁 二元性 人格理想   以世俗理性为特质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以宗教神性为特质的古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是举世公认的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这两种文化虽然在西方文明的进程中产生过积极的互动,但二者一个充分信任人类的智能,企图通过自己的智慧破译宇宙的奥秘,创建美好的人间家园;一个坚定信仰上帝的神力,期望踏着天国的阶梯重返失去的乐园。在终极理想和实践手段上看似有着根本的分歧。也难怪饱食两种文化食粮的拉丁教父哲罗姆竟会如此宣称:“光明和黑暗有何共同之处?基督和恶魔怎可同日而语?贺拉斯与赞美诗,孚吉尔与福音,西塞罗与使徒如何能够协调在一起?”   然而,同样饱餐了以亚里士多德、维吉尔、奥维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著述为代表的“两希”精神食粮的但丁却认为,在我们渴望着“救赎”的人生迷途中,“两希”都能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里发挥各自的作用。在他的代表作《神曲》中,分别代表着古希腊和古希伯来传统的维吉尔和贝阿特丽切先后出场,引导“我”走出罪域、登临天堂。从而发表出一个极具力度的宣言:贺拉斯与赞美诗,维吉尔与福音,西塞罗与使徒能够且必须协调在一起!   如我们所知,《神曲》描绘了但丁一次梦幻般的旅途。这条路途的神奇和荒诞在给人以奇妙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亦不难让人领会到其中所凝聚着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人性之思,但丁那始于迷雾森林的贯穿三界的魔幻旅程,正象征着一条始于迷茫而归于圆满的生命的朝圣之路。在这条路的出发点??,人类本身是那么的迷茫和无助,而拦路的灾厄又是那么的强大可怖,想要战胜他们,就一定要追随理性和信仰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自身宝贵人格的完善,突破罪恶国度,登陆上帝之城。   请看在《神曲·地狱篇》中维吉尔对但丁所述的诗句:   “我认为你最好跟随我,我来做你的导向,我把你带出此地,前往永恒之邦。你在那里将会听到绝望的惨叫,将会看到远古的幽灵在受煎熬,他们都在为要求第二次死而不断呼号;你还会看到有些鬼魂甘愿在火中受苦,因为他们希望有朝一日前往与享受天国之福的灵魂为伍。倘若你有心升上天去瞻望这些灵魂,有一个魂灵则在这方面比我更能胜任,届时我将离去,让你与她同行;因为坐镇天府的那位皇帝不愿让我进入他统治的福地,这正是由于我生前曾违抗过他的法律。他威震寰宇,统辖天国;天国正是他的都城,有他那崇高的宝座:啊!能被擢升到天国的人真是幸福难得!”(《地狱篇》1.13-26)。   此段诗文堪称是整部《神曲》的“通部大纲”。它不仅向读者预示了但丁这场旅行的走向,而且道出了但丁关于人性之思考的灵魂指向:维吉尔——其所象征的源自古希腊传统的理性精神——是有能力引导人们把罪恶的人类之城改造为和谐美好的人类之城的。但是,人类若要实现灵魂之超越而直达上帝之城,则还得依靠贝阿特丽切——神性信仰的救赎。   一.罪之源——撒旦的诱惑和阿波罗的骄傲   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狱中,但丁面对那些已“将希望全部捐弃”的罪灵们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面对候判所中的异教先贤,他的态度是崇敬的;面对那些因爱而死的”淫欲者”他竟感叹“由于我听到我的老师说出,这些古代贵妇和骑士的姓名,怜悯之情顿时抓住我的心灵”;面对那些“伪善、献媚、妖言惑众者,造谣生事、盗窃和买卖圣职、作淫媒者、贪赃卖放者以及类似的污垢”,他又表现出极端的痛恨之情。希伯来传统教导他“原欲“必然招来罪与罚,而希腊精神又赋予他极大地热情去体验作为人类理所当然的意欲。这看似有些矛盾,以至于我们传统的研究总是认为,这种矛盾产生的根源还要归罪于但丁人文精神觉醒的不彻底。这种具备相当影响力的观点的不足便在于它预判了基督教文化的落后性,而消解了这种文化在人类文明世上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它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同时也简陋了在但丁思想中无比重要的那个维度。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古希腊的伦理观念是一种世俗的、理性的伦理观念,他在充分的肯定人类现世生活的种种追求的同时,也极力肯定人类实现这种追求的能力和努力,这事实上是一种人本主义。而基于古希伯来——基督教的伦理观念却是以神为本的,它要求人们在神的监督和教导下,于人的内心断绝一切罪恶(Sin)之源,实现一种终极的精神超越,从而回归离失的神土乐园。这两条道路,或者说理性之路和信仰之路,看起来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