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答案

                               ◎ 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第6课 拿来主义 ◎ 第7课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 第8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 第4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本课话题——纪念 一、从课本中积累 二、从生活中积累 三、从历史中积累 一、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 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代表作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背景回放 一篇感情真挚的讲话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 三、相关知识 悼 词 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针对性,其二是抒情性,即情感性。悼词分为宣读体悼词和书面体悼词。宣读体悼词用于一定的祭奠活动,要在一定场合宣读;书面体悼词用于普通礼节性的书面哀悼,不一定要求宣读。按悼词的表现手法可分为记叙式、议论式和抒情式三类,其中以记叙式悼词最为多见。 悼词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 2.介绍去世者的简历。 3.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主要的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4.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家属。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繁芜()    (2)浅尝辄止() (3)卓有成效() (4)诬蔑()(miè) (5)驱逐() (6)诽谤() (7)诅咒()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空   (2)和 (3)豁 (4)给 (5)塞 (6)数 2.语境辨析法 (7)她吃完饭把嘴一抹()就走,根本想不到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二、写准字形 (1) (2) (3) (4) (5) 三、用准词语 (一)明确词义 (1)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2)繁芜丛杂:繁多而杂乱。 (3)坚忍不拔: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4)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5)不可估量:无法估计的。形容(损失、收益、作用、影响等)非常的巨大。 (6)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7)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辨析正误] 他爱开玩笑,豁然开朗,但在困难面前却表现得坚忍不拔。老师都说他将来的前途不可估量。 辨析:“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不可估量”一般指损失、收益、作用、影响等非常大,这里是说前途远大,应用“无可限量”。 (二)易混辨析 1.肤浅VS浮浅填 一 填   ①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却仍然不为世界所认知,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 ②关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报道,不存在什么词语能用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避免片面、浮浅和失真,怎样才能准确、客观、公正地去反映问题。 辨 一 辨   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常用于观点、认识、体会、理论等。   浮浅:浅薄;肤浅。常用于人的作风、为人等。 2.以致VS以至 填 一 填   ①电子商务技术研发差距拉大,标准也不统一,平台技术和解决方案大多从国外引进,以致电子商务应用上游在外、根基不稳。 ②从最初简单的即时通讯,到如今的知识检索以至集中共建,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模式甚至思维方式。 辨 一 辨   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常是坏结果)。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和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这篇悼词高度概括了革命导师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热情赞颂了他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精神,表达了恩格斯和千百万无产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的真挚感情,激励人们为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奋斗。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 参考答案:①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交代具体时间,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记住的时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