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商业大片作者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研究
国际商业大片作者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研究
[摘要]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他崇敬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无限奇思妙想的人。克里斯托弗·诺兰出生于1970年,刚过不惑之年的他,虽然截止到2012年一共只有8部商业影片,但已经是好莱坞如日中天的重量级导演,不仅在国际上享有极好的声誉,而且在观众群里拥有无数的粉丝,被誉为好莱坞最值得期待的导演。而身为新生代英国导演的他正在追随着前辈希区柯克的作者导演之路。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诺兰 作者导演 叙事 好莱坞
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1970年7月30日),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2000年以电影《记忆碎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斯皮尔伯格曾说,克里斯托弗·诺兰是20世纪最后一位电影作者。诺兰的影片涉及犯罪、科幻、惊悚,类型五花八门,但这些影片却都有诺兰自己特有的烙印,这种烙印在表面上反映的是碎片式的叙事,但在内部,是诺兰对人的心理的独特理解。目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俨然成为好莱坞的重量级导演,被誉为“好莱坞最值得期待的导演”。
一、人物小传
克里斯托弗·诺兰出生于伦敦1970年7月30日,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像许多未来的电影人一样,出生在英国的克里斯托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8mm摄影机到处拍着玩。1989年,他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塔兰特拉》在美国公共广播频道上映。在伦敦大学学院期间,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成了“16毫米”社团。
诺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6000美元成本的《追随》,于1999年在伦敦上映。这部相对粗糙的影片在电影节上的轰动给诺兰带来了一定的成功,评论家对其大加赞赏,但普通观众并不欣赏,认为影片只是小有成就。一年后的《记忆碎片》为诺兰实现了飞跃,在各大电影节上连连获奖,其中包括:独立精神奖的最佳脚本及最佳导演奖,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电影剧本奖,广播电影协会的最佳电影脚本奖,甚至还有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最佳电影剧本提名。
《记忆碎片》、《白夜追凶》这两部心理惊悚片奠定了他新锐导演的地位、非常敏锐的角色感及自信的导演风格,但创意源泉永不枯竭的诺兰并没有固步自封。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加入《蝙蝠侠:侠影之谜》剧组,结果给了人们一个巨大地惊喜。这位风格奇特、个性十足的导演与黑暗气质的蝙蝠侠气味相投。最终这部电影评分超过了横扫全球票房的《星战前传Ⅲ》。影评人认为,“这是一部比漫画原作还要好的电影。”
2006年的导演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2008年,新一部“蝙蝠侠”电影更是让全球为诺兰疯狂。《蝙蝠侠:黑暗骑士》几乎是赢尽了票房和口碑,这部比前作《侠影之谜》更为成熟的作品,在全世界卷起“蝙蝠”风暴。2009年的《盗梦空间》,又在全球掀起一阵票房狂潮。本片将带观众游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 它连续三周蝉联北美票房冠军,不少激动难平的影迷都涌入IMDB打分,令分数高达9.3,其中高达四分之三的投票都给出满分。其新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IMDB评分也一度高达9.1,引起了巨大反响。
二、作者导演与商业大片
作为英国学院派出身的作者导演,现在的诺兰正走在作者导演与商业大片的刀锋上。
“无论如何类型片都很难与作者导演相比较,尽管二者的表现范畴不同,并且也并非绝对相互对立。但作为商业导演和制片人中心中意的手段,类型片与曾经激发文艺电影新浪潮的作者导演论,很大众化地成为观众与影迷区分电影形式的方式。”[1]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迁,这个星球上最发达的电影区域——好莱坞电影的主流制度,由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效应二者构成。前者维系电影制作上的商业收入,保证了好莱坞电影体系在商业社会中的生存;后者作为娱乐大众、吸引观众的最主要手段,不断在好莱坞体系中发挥作用。看似一个完整并且有着严密规则的体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严重伤害了电影艺术的发展,违背了“艺术”二字的本质。除却技术上的革新与进步,好莱坞主流电影几乎固步自封。高投入收益比的转换,抹杀了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形式的本质。直到法国电影新浪潮,巴赞领导的作者电影以近乎疯狂的拯救电影艺术的方式,引出了世界范围内不断的电影浪潮。然而,作者电影真正的本源却来自于大师希区柯克。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于希区柯克的崇拜完全超过了爱森斯坦,尽管看上去不可理解,但以希区柯克来对抗法国电影的主流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侵蚀,却是相当行之有效的。
希区柯克和著名西部片导演乔治·罗伊·希尔的出现,使得类型片与作者电影,体制内的主流导演和作者导演相互融合。诺兰正走在他的前辈希区柯克所开创的道路上,并有青出于蓝之势。《记忆的碎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