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制剂多种有效组分同时定量研究中应用
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制剂多种有效组分同时定量研究中应用
摘 要:中药复方的药效是建立在多种复杂化学成分综合作用基础之上的,因此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多种成分的同时定量为中药复方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多种新型科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复方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测定成为可能,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关键词:现代分析技术;中药复方;有效组分;同时定量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67-02
中药复方是中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组分的含量控制是该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的重要方面。由于中药复方所含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复杂性,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简捷、方便地研究其中的有效组分含量、赋与传统医药以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近年来,多种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中药复方制剂多组分的同时定量研究中应用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中药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以液体溶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具有分离效能高、选择性高、检测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复性高且色谱柱可反复使用、自动化操作的特点,可用于高分子、极性、离子和热不稳定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有效成分测定方法。
水彦芳等[1]采用C18柱梯度洗脱,建立了同时测定双黄连制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HPLC方法。费扬等[2]采用C18柱梯度洗脱,建立了同时测定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黄芩苷、黄芩素和大黄酚含量的HPLC方法。黄凯雁等[3]采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了黄芩药材及其制剂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张洪飞等[4]采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了白花蛇舌草口服液中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对香豆酸、阿魏酸和反式6-O-对香豆酰鸡屎藤苷甲酯的含量。张泰等[5]采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了加味五子衍宗方汤剂中绿原酸、金丝桃苷、淫羊藿苷的含量。李春英等[6]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同时测定了四???子丸中党参炔苷、茯苓酸、甘草酸、苍术内酯Ⅲ和白术内酯Ⅰ含量。韦英杰等[7]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同时测定了3种复方丹参制剂中的7个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武彦舒等[8]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蒸发光散射检测联用技术同时测定了清开灵注射液中10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2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技术的应用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的一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时间短、进样体积小、溶剂消耗少和抗污染能力强、仪器操作简单等优点,可用于生物碱、黄酮、苷类、酚类、有机酸、香豆素、醌类等多种成分的分析测试,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罗敏等[9]采用该法同时测定了戊己丸中盐酸小檗碱、芍药苷的含量。陈玉杰[10]采用该法同时测定了加味逍遥丸中芍药苷、栀子苷的含量。张超云等[11]采用该法同时测定了二陈汤中橙皮苷、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含量,此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效液相法的不足,为二陈汤电泳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朱春健[12]建立了该法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黄芩苷的方法。
3 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近红外线有特征吸收的原理并结合标准或认可方法测得的组成或性质数据建立分析模型,从而实现间接测量的分析方法,具有成本低、样品用量少且不破坏样品、不污染环境、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杨琼等[13]应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测定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校正模型及分析方法。刘冰等[14]应用该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芪精口服液中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戴传云等[15]应用该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的方法。
4 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的联合应用
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是采用色谱技术将复杂体系加以分离,再以质谱提供其结构及含量信息,是适用于研究中药复杂体系的新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等。
吴正中等[16]应用GC-MS建立了同时测定炉甘石薄荷脑洗剂中苯酚及薄荷脑含量的方法。郭小藤等[17]建立了GC-MS内标法同时测定川芎油中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和正丁基苯酞含量的方法,此法与HPLC外标法比较其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