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肺系疾病肺炎喘嗽课件
第三节 肺炎喘嗽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 辨证论治 其他疗法 预防与调护 一、概述 1、概念:肺炎喘嗽是以发热、咳 嗽、痰壅、气急、鼻煽,甚者张口抬肩,呼吸 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为主要临床特 征的一种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病证。 是一种外感热病,以痰热炽盛,闭阻于肺, 肺失宣降为病机特点。 “炎”是“炽”、“焰”、“焚”的含义 中医肺炎是指肺热较甚 2、历史记载 (1)病名首见于清·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 (2)《全幼心鉴》 “马脾风 ” 马脾风 是指婴幼儿时期急发伴发热之暴喘 3、发病情况 肺炎喘嗽好发于婴幼儿,四季均 可发生,冬春两季多见。 4、预后 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病情较重,或失治误治,可发生心阳虚衰和 内陷厥阴的变证,甚至死亡。 年龄幼小,体质虚弱,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二、病因病机 肺炎喘嗽多在气温骤变之时。 感受外邪,邪从皮毛或口鼻而人,外邪 犯肺所致;或先遭其他外感热病,如麻 疹、顿咳等,热邪犯肺;或在病变过程中 复感外邪,邪气闭肺均可发为本证。 1.感受外邪,邪气闭肺 2.邪热炽盛,热邪闭肺 变证 (1)心阳虚衰 (2)邪陷厥阴 3.正虚邪恋 肺炎喘嗽有外邪闭肺、热邪 炽盛闭肺及正虚邪恋等不同阶段, 而热邪炽盛,闭阻于肺是本证的基本 病机及传变的中心环节。 轻:心气不足 重:心阳虚衰 三、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诊法提示 (一)诊断要点 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急、 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常见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发绀,或高热不退。 3、新生儿患肺炎时,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典型表现。 4、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常伴干罗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 6、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若为细菌性, 则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甚至可见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 病毒性则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可 见异型淋巴细胞。 (2)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和 鉴别,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 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鉴别诊断 1.咳嗽 以咳嗽为主症,可见发热, 但无气喘、鼻煽。肺部听诊可闻及 不固定的中湿啰音。 2.哮喘 以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呼气延 长,反复发作为主症,常不发热。肺 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三)诊法提示 1.注意患儿年龄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注意询问与观察发热、咳嗽、喘急、鼻煽 等症状、体征的轻重程度及对药物或其他治疗的 反应。 3.注意观察患儿神色、呼吸、心率、肺部体征、指 纹部位、口唇爪甲颜色、囟门状态、肝脏大小等。对小 婴儿尤其要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节律。 4.注意作血象、胸部X线、痰培养和血气分析等检查。 四、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一)辨证要点 1.初起辨风寒、风热 2.辨常证、变证 根据呼吸频率和节律、心率快慢、唇甲颜色、肝脏大小及是否有神昏抽搐等辨别。 3.辨热重、痰重 根据发热高低、喉间痰鸣的轻重、呼吸喘急的程度辨别。 (二)治疗原则 开肺化痰,止咳平喘 (三)分证论治 (一)风寒闭肺 证候 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治法 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 华盖散加减。 方中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荆芥、防风解表散寒;桔梗、白前宣肺止咳;苏子、陈皮化痰平喘。 加减 恶寒重者,加桂枝、白芷; 痰多,苔白腻者,加半夏、莱菔子; 表寒里热,用大青龙汤。 (二)风热闭肺 证候 初起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色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重证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法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方中麻黄疏风宣肺开闭,石膏清泻 肺热,杏仁降气化痰,炙甘草生津和中。 合银翘散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加减 发热甚者,重用石膏,加鱼腥草、 黄芩、栀子清热解毒; 咳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