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中美学思想研究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中美学思想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西方后现代文学的美学特征、美学价值和审美走向来探索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思想,希望能给后来研究者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文学流派 美学价值 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想在西方文学中独树一帜且对二战以后的美学、哲学、社会学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引起社会各研究者的重视。
一.后现代主义的流派及其美学特征
(一)荒诞派戏剧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荒诞派戏剧不再尊奉上帝,最高信仰和绝对价值业已不存在,人性的崇高已经无法对抗世界的虚无和荒诞。现实主义的崇高被卑琐所取代,同时滑稽性掩盖了悲剧性,自弃性替代了探寻性。人性已彻底被异化,人性情感沦丧,人变成了只会求生的动物,成了物的奴隶。
(二)新小说派
新小说也叫“反小说”,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小说类似于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作家采用照相和电影拍摄式的方法不带感情地客观记录。新小说逻辑认为:“人被外部的物排挤或同化,人丧失了主体地位,没有了情感,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都已经陌生,一切就像迷宫,人的思索和情感已经在精神异化中麻木、死去,作家只能记住迷宫般的世界和人的内心。”在罗伯·格里耶的《窥视者》中可见一斑。
(三)黑色幽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用荒诞形式和寓言表现人面对外部世界的重压和异化而感到的无可奈何的生存梦魇感的黑色幽默派出现。荒诞派作品意识不到世界和自身的荒诞,而黑色幽默派意识到了自身在荒诞环境中被戏弄却无可奈何的生存处境。黑色幽默派侧重揭露权力压迫和规训带来的荒诞,但又绝望于荒诞的外部解决,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此种典型的黑色幽默。
(四)垮掉的一代
上世纪50年代“垮掉的一代”沿袭荒诞派传统,主体把人生当成游戏和滑稽剧进而更陷入彻底虚无,用自我放纵的精神癫狂表达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金斯堡的《嚎叫》和凯鲁亚克《在路上》吼出了“垮掉的一代”的心声,表现自我的放逐。
(五)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典型代表,它风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拉美自身的神话传说、魔幻传统为它奠定了良好的魔幻现实主义基础,同时它又借鉴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拉美面对西方国家军事独裁的不知所措及反抗政治、文化掠夺和侵蚀的无力、梦魇感。拉美精神上的没落、孤独和死亡感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文学展现。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价值
(一)审美倾向
1.后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人物的自我破碎,主体表现很不明晰。它在塑造人物时极度强调表白自我的话语欲望,讲述完整的故事不再以人为中心。在这里,人物往往表现出变形和扭曲,且以自我戏拟的形式出现,沉默、颓废、自嘲和反英雄思想,人没有主体意识。科学替代了理性,符号替代了人,人不再高贵伟大、温柔美丽、睿智机警反而成了滑稽可笑、渺小卑琐的代名词,因为人没有了思维和情感。
2.后现代主义文学塑造的情节夸张而荒诞。后现代主义大力提倡“零度写作”,展示中立的态度,内容消失了,世界只是一片不值不提的“碎片”。后现代主义的作品情节用虚构性和荒诞性的场景替代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叙事,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命运不再是重点,人被拉离毫无意义的现实世界却被拉进一个满是幻想的野蛮世界,动态变化代之以僵化重复,虚构的荒诞“体验场”取代了社会和现实。
3.后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限,亚文学倾向明显。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再拘泥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严肃文学”以及乡土文学等的分野,贺卡祝词、明信片甚至影视文学、流行歌词、广告中也出现后现代主义风格作品,文学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4.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复杂多样。作家追求艺术形式与技巧的创新,追求阅读和写作的快感,所以常常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作品内容不再围绕中心有着完整、统一的和谐而是被非中心的局部、偶发和不连续地游戏叙事取代。文本制作强调过程、形式、行为、语象和上下文而不再解释作品。
(二)表现形式
1.传统小说形式及内核的解构:元小说和反体裁。后现代主义主张元小说创作,作家们不断地显示小说的虚构性,写作成了对本体、对写作本身欺骗性的揭露。作品情节支离破碎、成分混乱、颠倒,人物怪异、重复,情节荒诞不经、扑朔迷离,内容残缺不全没有终极意义可追寻。
2.文本意义与价值的解构。后现代主义文学把反传统推向了极致,它否定作品的规范性、整体性、目的和确定性,无限制主张开放、多样和相对,反对任何模式和规范以及中心对文学创作的制约。它试图解构所有,甚至小说、诗歌以及戏剧,不论形式还是叙述本身。因此后现代文学中的艺术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