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安全格局专题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植被现状分析 2
一、植物种类 2
二、植被类型 4
第二章 土壤条件、土壤侵蚀分析及地质灾害分析 5
一、土壤类型 5
二、土壤酸碱度 5
三、土壤肥力 5
四、土壤侵蚀 5
五、地质灾害分析 6
第三章 滨水地带景观结构分析 6
一、203~208m水位带 6
二、208~213 m水位带 6
三、213~217m水位带 6
四、217~220 m水位带 6
第四章 鸟类迁移景观阻力分析 6
一、不同生境对鸟类迁移的阻力分析 6
二、不同鸟类生存适应性及迁移阻力分析 7
第五章 生态农业区景观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第六章 景观生态安全分析及生态适宜度分析 8
一、因子类型 8
二、结果分析 8
三、敏感性及重要性等级划分 9
第七章 景观格局分析 10
第一章 植被现状分析
规划区内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繁多。从干扰程度来讲,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林、半自然林、人工林以及农田—疏林带。自然林与半自然林主要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等构成的针叶林,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为主的疏林,马尾松、杉木及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等构成的针阔混交林,楝树(Melia azedarach Linn.)、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及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等构成的阔叶林。
农田区域内村庄周围分布有四旁绿地,主要为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Keng f.)、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Lour.) Raeuschel)等构成的竹林,楝树、泡桐、喜树、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 (Linn.) LHérit. ex Vent.)等乔木和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黄荆(Vitex negundo Linn.)等灌木构成的片林,以及以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为主的疏林地。另外,还有江边绿化带,苗圃,陡崖植被等。
植物种类
经过现场调查,规划区范围内主要植物种类约有200种,其中竹类5种,乔木43种,灌木45种,草本约75种,藤本22种,果树植物10种。
()竹类
竹类主要分布于十塘镇至南津街、沙溪村至盐井镇以及合阳一带。较多生长于农居四周、部分山头及水田地带。主要种类为慈竹、孝顺竹、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 (Carr.) A. et C. Riv)及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等。
()乔木
乔木种类较多,针叶、阔叶均有,是构成植被的重要组成元素。九峰山山脉一带:以马尾松或马尾松、杉木组成的针叶林及马尾松、杉木、香樟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主,属于自然林或半自然林带,农田(或农地)较少(小于5%),主要分布植物种类为马尾松、杉木、楝树、构树、亮叶桦(Betula?luminifera?H.Winkl.)、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泡桐、喜树、香樟、柏木及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inn.)等。
沙溪村至十塘镇一带以农田(或农地)和果园为主(大于60%),植物零星分散,其主要种类为喜树、构树、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合欢、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W. C. Cheng)、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mith)、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加杨(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及泡桐等。
白塔坪——铜梁洞——小安溪地带:此地带为南城区残留植被带,林地中穿插许多农田(或农地)斑块,土壤流失较严重,但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主要种类为柏木、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楝树、泡桐、桉树、刺槐、喜树、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刺桐、马尾松、合欢、构树、女贞(Ligustr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