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勇1,陈志强2 (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2内蒙古经济作物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km,南北跨度1700km,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内蒙古东、南、西与国内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全区分设9个区辖地级市,3个盟,其下又辖12县级市、17县、49旗、3自治旗。全区总人口2386.40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21.12万人(2005年)。 全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年均气温在-1℃~10℃,全年降水量100~500mm,无霜期80~150天,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 h以上,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多样。 目前,全区总面积中耕地占7.32%,近1.3亿亩,未利用土地13.85%,林地占16.40%,草地占59.86%。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夏秋淡季冷凉蔬菜基地的中心地带,光照强,温差大,具备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独特资源环境,生产的蔬菜品质极优,加之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形成了明显的时空、价格和质量优势,现已成为我国城乡蔬菜供应、北菜南调和加工出口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2009年露地蔬菜平均亩产值达2726元,纯收。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3.88%,但产值达178.4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4.4%(不含马铃薯),可见蔬菜作物在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是非常高的。 蔬菜种类 面积 (万亩) 亩产值 (元) 总产值 (亿元) 从业人数 (万人) 从业农户数 (万户) 户均收入 (万元) 红干椒 41.4 3864 16.0 27.7 8.2 1.95 脱水椒 20 2560 5.12 13.6 4.0 1.28 大葱 21.89 1680 3.68 7.55 2.22 1.66 胡萝卜 41.02 2800 11.49 22.8 6.7 1.71 加工番茄 43 2035 8.75 18.0 5.3 1.65 洋葱 13 2500 3.25 8.8 2.58 1.26 马铃薯 995.8 631.5 62.9 160 50 1.26 白菜 51.95 2000 10.39 20 5.9 1.76 西芹 16.56 2500 4.14 9.2 2.71 1.53 菜豆 17.01 5667 9.64 11.6 3.41 2.83 保护地 102 8951 91.3 61.7 20 4.56 合计 1363.63 1662 226.66 360.95 111.02 2.04 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1398.9万亩(其中,马铃薯面积995.8万亩,其他蔬菜403.1万亩),发展迅速。栽培的蔬菜种类有:甘蓝、胡萝卜、洋葱、西芹、白菜、大葱、花椰菜、辣椒、番茄及保护地果菜类等80多种,其中辣椒、甜椒、大葱、胡萝卜、加工番茄、洋葱、马铃薯、白菜、西芹、甘蓝、菜豆、瓜类占全区蔬菜栽培面积的91.3%。 设施蔬菜生产。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全区各地政府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强势发展。到2009年底,总面积增加到102万亩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赤峰市达5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54.9%。 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在设施蔬菜基地集成并推广应用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嫁接技术、水肥一体技术、 各地在发展设施农业的长期实践中,根据本地区地理条件、区位优势、市场导向,逐步形成了一批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围绕俄罗斯、蒙古国等市场建立了以海拉尔区、满州里市为中心的设施蔬菜栽培基地;通辽市建立了科尔沁区、开鲁县两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赤峰市、锡盟等地围绕京、津、唐、沈市场建立了以宁城县、喀喇沁旗、松山区、元宝山区、太仆寺旗等地为主的反季节设施蔬菜栽培基地;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成为西部地区优质、特色蔬菜、水果、西甜瓜生产基地,乌兰察布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喷灌圈设施,打造“薯都”形象,成为全国装备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根据各地不同生态类型、气候条件和经济状况,温室结构逐渐优化,模式多样化。主要有适宜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造价较高的砖混结构的 “43”型日光温室,适宜于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经济适用的机械厚墙体竹木或钢筋拱架建造的日光温室,西部地区第2代节能日光温室、太阳能日光温室以及用于早春秋延后、造价便宜的塑料大棚等设施生产类型。 设施农业的产品结构由以种植单一蔬菜为主向西甜瓜、食用菌、果品、花卉、药材等多样化方向发展,具有地区特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