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通往无为而治佳径
阅读,通往无为而治佳径
说到学校管理,可能多数人会想到规章想到制度,而我认为最好的管理不是规章制度,而是通过阅读唤醒和丰富。曾经和所有学校一样,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木犁小学也有着一套规范、完备的规章制度,“小学生一日常规”更是非常具体地规定了学生从早到晚的言行举止。但是渐渐地他们发现,人的精神面貌,工作、学习的积极状态并不是制度能规定出来的。适逢区教育局首届教师读书峰会在张集镇举办,“用阅读支撑我们的生命”的活动启发了校长的思路。“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于是把学校变书院、师生为读者,就成了他们的新教育愿景,也成了他们学校管理的法宝。
用童书唤醒生命
“读书破万卷,阅读乐翻天”作为大阅读的口号在师生中流传开来,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读书都成了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早上的晨诵成了唤醒生命的开始:“孩子们,又一个黎明到来???,让我们一起与黎明共舞吧。”生机盎然的一天开始了。
“童书共读”活动在全校推开后,师生读书热情空前高涨,一本书读完,就会有人询问:后面咱再读哪本书?在木犁小学,如果说全校师生为读好书而狂,应该不是夸张之辞。“书”成了师生交往的媒介,“读”成了师生共同的话题。一时间,校园里流行起“攀比风”:你读几本了?有什么好书推介一下?
孩子们沉浸在《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马小跳》《夏洛的网》等一本本童书里。有家长反映,也不知书里说了什么,孩子一边看一边哭,吃饭都叫不动。他们遨游于童话的世界,天空是蔚蓝的,日子是鲜亮的,生命是舒展的。木犁小学的老师说,阅读就是一个亲吻生命的过程,如同童话里经常看到的,昏睡了好多年的公主被王子一个吻唤醒了,而阅读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亲吻,一种吻醒生命、唤醒精神成长的亲吻。
学校用“购书贺卡”“藏书大王”“读书漂流”“书友队”“同一本书”“对话演讲”“读者答辩会”“读书征文”等各种各样的活动,不断激发师生们的读书热情。他们天天读书,就等于天天与良师益友相处在一起。“亲子共读”“假期读书乐”不仅把学生的休闲时间换作另一种形态更活跃、更舒展的存在,也逐步实现了学校文化与家长的相融互动。“生日送诗”成为大阅读中最亮丽的风景,学生过生日时,老师和同学每人一首祝福诗送给他,这种师生集体感情的投射,比任何生日蛋糕之类的都让孩子们印象深刻,过生日的孩子常常喜极而泣,并由此而改变着自己。
就这样心地澄澈地阅读,慢慢地体味感受,情节、意象、哲理、词汇、情感……读过了总有东西留下。就像大地上的庄稼,阳光有了,雨水有了,肥料有了,就不用愁它们的叶子怎样才能绿,什么时候才能开花结果。师生们用一种全神贯注的态度阅读,更有效地学习、成长、进步,在镇和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综合评估中,他们总是名列前茅。
用经典指引成长
随着大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国学以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思维方式,闪耀着迷人的光彩,登上了木犁小学的教育舞台。少小读大书,这是以一当十的、能一辈子供养生命的文化阅读。亲近经典,把这些穿越几千年而不朽的文化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慢慢地浸润,缓缓地渗透,渐渐地把生命厚重成一本书,粗壮成一棵树。那些“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现在不懂没关系,只管读就好。阅读经典,就是播??一粒高贵的种子,它自会循着自然的规律萌芽、生长、开花、结果。
他们选择《弟子规》为经典阅读的起步。首先是造势,墙上、黑板上、走廊里到处都有《弟子规》的喷绘。其次是音像故事同步,每周五抽出一个下午诵读经典,观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以涵养性情,增长智慧,开阔眼界,增进德行。最终还要力行,以师生的美言美行为国学教育增色。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上课之前,这样的背诵替代了“站直,坐好,不要晃……”的告诫。“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正,心先病。”每当孩子作业时,老师常常会有意识地用经典提醒,使作业从机械的任务变成了冶性、静心的历练。在这里,规章制度的说教变成了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导,而经典阅读的功用就在于这样适情的“化”,适切的“用”。
犹如点亮一支蜡烛就可以照亮整个房间一样,学生学习态度变了,其他方面也跟着变了。以前,学校的午餐时间又乱又吵,剩饭剩菜多。而现在是一百多人的餐厅,不仅安静,而且顿顿“光盘”,谁先吃完,谁先离座,秩序井然。慕名到木犁小学参观的一位校长看到这样的场景很是赞叹。问学生:“你们每天吃饭都这样吗?”“都这样。”“每天提前去给学生打饭的同学不感觉累和烦吗?”“能给同学打饭是一件高兴的事。”听了学生的回答,这位校长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说:“我访问过台湾的小学,他们把每天主动地做值日看作自己的责任。今天看到木犁小学的学生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一份光荣而不是责任,比他们又高出一个层次。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育的目的,办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