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教学中聆听历史与现实对话
在教学中聆听历史与现实对话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实现人类丰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也要完成人类美好精神与道德的传承。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历史学科发挥着极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育人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思想、精神、道德的源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充分发掘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激活我们的历史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粗浅认识。
1 关注历史对现实的启示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座人类思想与精神的宝库,我们遨游其中,我们要注意发掘那些对现实、未来具有深刻启示作用的历史宝藏,抹去历史的尘垢,让它们熠熠生辉,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这类“宝藏”不胜枚举,这里略举几例。
1.1 改革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外历史发展的许多关键时刻,多次改革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管仲改革促使齐国的强大,使齐桓公实现首霸;商鞅变法促使秦国的强大,促进了秦的统一;王安石变法促进北宋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分别使日本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而后者还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并避免了美国的法西斯化……这些生动的史实都告诉我们,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1.2 维护统一是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维护统一,避免分裂,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深得民心,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使它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它们的强国之梦;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避免了分裂,也排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使美国迅速赶超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林肯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受尊重的总统……这些生动的史实都提示我们,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现今国共两党若能实现第三次合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是中华民族之幸、人民之福。
1.3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兄弟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血浓于水。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维护民族团结,有许多维护民族团结的经典史实:西汉时的和亲政策及昭君出塞缓和了民族矛盾,使汉匈两族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友好,王昭君名垂青史,为后人所称道;唐朝时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不仅促进了唐蕃人民的和平友好,而且把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技术传入吐蕃,成为了维护民族团结的典范……这些经典史实告诉我们,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藏独”、“疆独”活动不得人心,必然失败。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体现在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更新,也体现在耕作技术、灌溉技术的不断改进。铁制农具、牛耕技术的推广使用;翻车、曲辕犁、筒车的发明浓缩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也体现了农业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而大量“机器”的出现,几乎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实现了生产力的再次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逐渐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逐渐被人们所应用,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些史实提示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落后就要挨打,强国必重科技。
2 感悟现实对历史的反映
历史是一种积淀,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经验、物质、文化的积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让他们从现实世界中感知历史,激发他们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这里也略举几例。
2.1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历史。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而日常的“衣”、“食”、“住”、“行”蕴含着许多的历史信息。首先是“衣”,我们的祖先最初以树叶、树皮为衣;后来以兽皮为衣;进入原始农耕时代,人们有了麻布、麻衣;再后来有了棉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