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几点心得.docVIP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几点心得.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几点心得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几点心得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大教育家孔子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学生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面对这样的客观现实,要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策略。2010年9月我县有幸参与了北师大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的数学分层教学实验,一年多来,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呢?笔者就本县的实验经验总结如下:   1了解差异,学生分层   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是在同一个班级实施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把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对学生分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隐形分层原则:分层教学并不是要人为地把班里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体现一种“能者多劳” 的思想。教师在对学生分层时一定要做到隐形分层。教师心中明白、记录在案即可,不要将分层结果在班上公布。避免伤害学生,和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   动态分层原则:对学生的分层是不固定的,分层对象随着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可以变动。B层次、C层次的学生进步了我们可以将他们划到高一层次中,A层次的学生退步了也可以变动到低一层次中。同一个学生可能计算能力较差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我们可以在教学计算知识时将他划分到B层次,到了教学解决问题板块儿时再将他划到A层次。动态的分层才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多元化分层原则: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一般情况下都是按考试分数来分层,同一个分数段的学生会相应地分在同一组别,但这不是绝对的,还要看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因素。教师要整体的分析每一位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层。   2针对差异,目标分层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伤害他的身体,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倒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出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即:学困生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基本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设定了这样的知识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②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③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困生达到第一层目标即可,中等生要达到第一和第二层目标,学优生三层目标都必须达标。这样根据学生间的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从而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兴趣,增强每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使每一个学生能看到自己成功的曙光,而且他们通过努力也的确能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及学生参与达到最佳。   3结合实际,作业分层   如果作业的布置没有层次性,容易导致优等生因作业重复简单而厌学,学困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如,按照“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拓展练习”的模式设计难度递进的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除了完成基础性练习外,还可以自选其他综合性练习和拓展练习,不同层次的作业将会有不同的星级评价。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的作业选择权,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基础练习: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综合练习: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练习: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这样,学生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收获,不同程度的享受成功的体验。   4重在发展,评价分层   4.1分层评价,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看到他取得的成绩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