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真毛铭世界不是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真毛铭世界不是平

傅真毛铭世界不是平   在国内“驴友”圈中,傅真和毛铭基是颇受大家羡慕的一对传奇人物。傅真来自于江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毛铭基是香港人。他们在西藏相识相知相爱的故事在文艺青年中间口口相传,俩人也把这一段经历写成了《藏地白皮书》出版。   傅真2003年来到英国读硕士,毕业后留下来工作,铭基在同一年来到英国工作。俩人2011年离开待了8年的英国,开始他们的GAP YEAR。傅真说:“其实我们从未想过在英国定居,父母也都在国内,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最终肯定还是会回国。只是工作太忙,两个人成天像陀螺般被动地转个不停,回国的事竟从未提上具体的日程。后来自从做了长途旅行的决定之后,我们便想,如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旅行,旅行结束后便回到中国展开新生活,刚好顺理成章。”   辞职去旅行   傅真当时在伦敦做投资银行,工作时间太长,强度太大,整个人非常疲倦、萎顿,偶尔还会情绪失控。与此同时,“因为那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提供了可观的薪水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地位以及尊严感,所以我又觉得必须珍惜它。这种矛盾使得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痛苦和迷惘,没法想象自己一辈子都过着这种生活。后来我终于意识到自己迷失了,被外表光鲜的那些东西――高等教育、世俗标准的好工作和中产阶级的幸福生活――牢牢束缚,人生就如同一条早已被安排好的轨道。我明白自己需要一个暂停,一个改变,不能再继续那样浑浑噩噩地生活。”   于是傅真想到了一直以来埋在心底的梦想――长途旅行。“我希望能通过它来实实在在地认识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是怎样生活的,看看他们如何理解身边的事物。我也希望能在旅途上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了解自己的本心,也了解自己的局限。”   而铭基也把傅真的迷茫看在眼里,傅真一提出这个主意,铭基二话不说,立刻无条件支持。傅真说:“我很感激他,也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幸运。”   对于辞职这件事,铭基说:“我在伦敦做工程师还是挺享受的,毕竟国外的工作模式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应酬,只需要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而且我和同事关??都不错,我的上司也没有什么架子。有时候下班以后我们会约好一起去酒吧喝酒,世界杯的时候大家甚至会在上班时间一起开溜去看比赛。其实当傅真提出间隔年旅行的提议的时候,我对她提出这个想法不感到诧异,因为一直以来她并不太喜欢她的工作。原来我们就已经想要回国定居,所以在离开英国和回国定居之间,间隔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过渡时期,我们两个本来就都很热爱旅行,间隔年可以让我们在再次回归正轨之前好好疯狂一下,也顺便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想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生。”   在路上的思考   因为不想一路匆忙地走马观花,计划好一年的旅游实际走了16个月。旅行路线也选了两人最有兴趣的拉丁美洲和亚洲。“拉丁美洲就是差不多从墨西哥一路往南走到阿根廷再到巴西,神秘的玛雅和印加遗迹以及安第斯高原是我们旅途的重点;亚洲主要是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国家虽然跟中国比较近,但是因为我们一直住在英国,从来没有机会好好看一下我们的这些老邻居。”   问到对哪个国家印象最深,傅真说:“我们对不少国家都印象极深,比如危地马拉、委内瑞拉、玻利维亚、阿根廷、印度、缅甸。就只说危地马拉吧:在危地马拉旅行时,我们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学校(它是个NGO)学了两个星期的西班牙语。我们住在学校的宿舍,可是每日三餐都在当地村民家里解决――每户人家招待一个学生,学校付钱给这些家庭,这样既可以补贴他们的家庭收入,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当地人交流,顺便练习西班牙语。那一带的农村普遍非常贫穷,而接待我的家庭又是整个村庄最穷的一家。整条街只有我家的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几块布胡乱遮挡一下了事。全家十二口人住在仅有的两间房里,屋内可称是家徒四壁,房外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和露天厕所。十二口人中还包括三个病人,而全家工作的人却只有四十来岁的Jose一个人而已。他每天早晨四点出门,和村里的其他男人一起去找当日的零工,如果当天没有工作,反而要贴上交通费。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庄稼可以种,全家都依赖着Jose这点不稳定的收入和学校给他们用以接待学生的补贴。”   “所以你大概可以想象我的一日三餐有多么寒酸。我只在刚到的那天晚上吃到了一只鸡腿,此后不但完全没有肉吃,连蔬菜都难得吃到,只有玉米饼是无限量供应的。常见的菜单有:土豆糊糊+玉米饼,炸土豆+玉米饼,面团+玉米饼,两个煎蛋+玉米饼……印象最深刻的一餐是玉米饼和一小盘发黑的水煮菜叶,大概是从屋后地里现采现煮的。本来看到蔬菜我还有点兴奋,可是一尝之下,菜叶完全没有煮烂,而且基本上没有味道,好像连盐都没放。我像牛一样慢慢地咀嚼着那些菜叶,感觉真是有点凄凉。家人还不断地问我:‘好吃吗?你喜欢吗?’”   “在我离开这家人的前一天,女主人Elvia对我说,她很抱歉不能给我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