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追忆对她进行最后采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报记者追忆对她进行最后采访

本报记者追忆对她进行最后采访   北京时间4月1日下午。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老女排国手陈招娣少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58岁。排球界陷入一片悲痛之中。得知这个消息,不久前的采访又浮现在记者眼前。   本报记者追忆陈招娣将军   早在三年前的央视“体坛风云”颁奖现场,记者就与陈招娣将军有过采访之约,这个采访一拖再拖,直至去年年底,记者再次打通她的电话,尽管工作依然很忙。此前陈招娣将军曾说自己身体不太舒服,我们还是约在她出差回来后的一个下午进行了采访。   见了面记者才知道被病痛折磨得瘦弱的陈招娣,面对采访之约有些为难的原因。本来的理直气壮也因此有些惭愧。要是一般人肯定会以身体为由推托,但是招娣老师犹豫后还是接受了采访,她说是被记者的执着打动,其实是记者为她的善良、真诚感动。面对疼痛。怕我走丢她还到办公室的楼下接我,我们??采访几乎没有什么寒暄直入主题,因为我希望她能早些回去休息。   陈招娣将军说起了自己的童年,说起无意中入选排球队。说起她痛苦的训练生活,也说起曾经为打球两次断臂,那些充满坎坷的运动生涯被她再次提起,却是那么淡然。她的动作很缓慢,连换个姿势都会抚摸一下身上的疼处,但她的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特别说起和队友的友谊,被教练修理的经历。陈招娣说,她和队友每年都会聚会,“回忆当时是怎么打球的,怎么发脾气的。然后袁指导怎么‘修理’我们的,很有意思。当时训练。大家都挺辛苦的,但是现在回忆,却很有趣。当时袁指导罚我们不让休息。后来我们就去‘整’他。可能他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l”陈招娣说袁指导总能在平时训练时抓住她们的小细节:“张蓉芳传球,球落下来可以传也可以垫,但传球手指被掰得很疼,她就垫球,按理说也没有错,但袁指导就让她练传球,而且给她发很高的球让她练,她一边传一边哭,袁指导的目的就是让她不畏惧高球。”   几乎每个队员都有被袁伟民指导“修理”的经历,所以后来她们也总想着法子想修理他一下,却每次都不得手:“我们聚会时袁指导还会得意当年是如何‘修理’我们的,我们也会说现在不会再上他的当了。”陈招娣说。后来她们虽然总想着法子报复,却每次都不得手:“有一次陈亚琼都抱着他的腰了,我们三个人想一块扳倒他。却弄不动他,陈亚琼反被他弄得脚离了地。他身体好,跑得快,我们也追不着他。”   我们的采访进行了大概2个小时,能从她时而的蹙眉中感受到她的痛苦。采访中司机还走进办公室要接她早些回去休息,陈将军一直坚持到采访结束才离开。其实做运动员时陈招娣就饱受伤病困扰,她一直很瘦,这次因为病痛她更见消瘦。尽管很痛苦,对于记者的问题陈招娣还是有问必答,她的手一边轻轻揉搓身上疼痛的地方。一边讲着自己的故事。这个老女排著名的运动员、能干的将军非常平易近人。以前在赛场上永不服输的陈招娣。虽然也喜爱运动。可是受到病痛影响,回到家就躺着。记者希望给她拍张照片,但是爱美的她说自己的形象太憔悴了,她坚持给我发照片,没能拍成照片也成了这次采访最大的遗憾。采访结束后,记者希望她早些回家,可她知道我是坐地铁去的,执意让司机先把我送到地铁站,再送她回家。后来要发稿时,陈招娣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当时记者已经预感她的病情不乐观。4月1日。电视台的朋友第一时间告诉我陈招娣病逝的消息,在网上得到证实后,记者发出一条微信纪念她,反馈很激烈,大家都在缅怀她,为她惋惜。   女儿记录陈招娣最后时刻   “妈妈走好,那个地方没有疼痛,没有疾病,只有开心,还有两天我就26了,你又一次骗我,我不恨你,我依然爱你,妈妈我爱你。”北京时间4月1日下午14点59分。中国老女排队员陈招娣因肝癌晚期抢救无效去世。在陈招娣弥留之际,她的女儿亲眼见证并陪伴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   今年2月中旬。当春的脚步来临之际,陈招娣却因为病重住院,而作为女儿却面临着一次人生重大的抉择。回忆起当时的心境。陈招娣女儿用“我不再坚持,只要你不难受;看你难受,我比谁都心疼”来形容,显然当时陈招娣已经病重。   经过与医生沟通,最终陈招娣选择积极配合院方治疗。入院后5天,随着陈招娣病情的反复变化。作为女儿背负着相当大的压力。坚强的她甚至一度在病房放声大哭。情绪的失控只是短暂的情绪宣泄,当病魔来袭最需要的依旧是坚强。随着药物的作用,陈招娣的身体状态也出现好转,伴随的是女儿心情的阴转晴。   时间进入到3月初。女儿始终陪伴在陈招娣病床前,经过几天的稳定病情后,3月8日陈招娣多项身体指标出现恶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招娣女儿这样写道:“我坚信你是太累了,睡着了,我坚信你睡够就会自己醒来,加油!”在陈招娣与病魔做斗争最艰难的时刻,由于肝癌带来的疼痛感让人实在难受,女儿不惜把自己的手借给母亲牙咬以此驱赶痛感。   随后的每个白天、黑夜。作为女儿都不敢走开,她希望抓住生命的时间与母亲的病魔赛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