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喜怒哀乐艺术看QQ表情“合纵连横”
喜怒哀乐艺术看QQ表情“合纵连横”
10月19日,“互联网原创表情设计论坛”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行。本次论坛以“小”表情里的大机遇——移动互联网时代,原创设计如何盈利”为主题。依托2013腾讯QQ原创表情大赛,邀请到设计类的学者、行业资深人士、表情作者及漫画界、插画界设计师,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搭建原创表情生态环境。
什么是“原创表情”?“原创表情”就是由设计师原创的互联网聊天表情。那么,聊天表情不是早就有吗?“原创表情”和早前的聊天表情有何不同呢?这样一个小小的表情里,又蕴藏着怎样的大机遇呢?这要首先从聊天表情的发展讲起了。
第一代聊天表情:符号表情
31年前,1982年9月19日,第一个“聊天表情”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诞生。该校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BBS上,第一次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字符:“:-)”。这个符号直观、生动,可以传达文本无法准确表示的意思,并带有一点幽默色彩。这个符号的发明大受好评,并迅速普及开来。随着手机及互联网的发展,很快风靡全球。
上世纪90年代初,微笑符号开始频繁地在日本手机上出现。1999年2月,日本主要通信运营商之一的NTT多科莫(NTTDoCoMo)公司推出了基于PDA(个人数字助理)的i-Mode手机业务,并在其中加入了表情符号系统,用户只需简单操作就能打出图形化的表情符号,在手机技术上介于第二代GSM和3G之间,刚一诞生便在日本掀起一阵旋风,成为日本最大的消费时尚。
之后,其他通信运营商也迅速跟进,符号表情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这一阶段,聊天表情由符号组成,由于手机显示效果的限制,并没有发展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由图片呈现的表情。
第二代聊天表情:图案表情
虽然手机的功能有限,短信只能传达文本而不是多媒体内容,但是在网络世界,一场变革正在悄悄诞生。
1997年5月,美国在线(AOL)发布的即时通讯软件AOL Instant Messenger能自动将微笑符转换为图形笑脸符号,并包含其他一些表情。后来发布的即时通讯软件如ICQ、Yahoo、Messenger、MSN Messenger也纷纷推出类似的表情库,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用即时通讯软件聊天时经常用到的表情。
在这一阶段里,符号表情变成了由图片显示的图案表情,这让网络表情变得更加丰富、直观。
我国的聊天表情发展
说到中国的聊天表情发展,“:-)”等符号表情的普及,最初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手机的发展。1987年11月18日,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有了第一名模拟蜂窝移动手机用户。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手机的逐渐普及,第一代聊天表情——符号表情,也流行开来。
第二代聊天表情,何时正式在我国诞生?虽然彩信业务早在2002年10月已由中国移动推出,可以在手机上发送图片内容,但是毕竟有发送成本高、速度慢、与文本结合效果差等弊病,并不适合承担“在文本中加入图案表情”的功能。
我国第二代聊天表情——图案表情的发展,也是紧密和互联网聊天工具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1999年2月,腾讯公司即时通信服务开通,聊天软件“OICQ”诞生了(后在2000年因与ICQ的商标权之争而改名QQ)。在这一版本里,还没有推出图案聊天表情的功能。
2003年,腾讯推出“QQ2003III简体中文正式版”。在这个版本里,QQ第一次具有了图案表情功能,正式宣告了图案表情时代的到来。虽然“符号表情”并没有被淘汰,在短信文本等地方仍然大量出现,显然其符号表现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不及图案表情的多元化。(比较特殊的是日本,发展出了一套很复杂的符号表情如“颜文字”系统,而在我国,符号表情的发展还是远远落后于图案表情,最常用的符号表情仍是最初的那些“:-)”、“:-(”、“^_^”等。有一些日本动漫爱好者受到日本“颜文字”影响较多,但也并没有形成普遍的符号表情使用风潮。)
2003-2013,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图案表情已经变得相当多元化。
阿狸、驴小毛、张小盒、井果儿……说起图案表情,真是多的数不清呢!
小表情也有大市场
早期的聊天表情,只是一种辅助文本表达的便利工具,并没有太大的商业开发价值。
但是,随着图案表情的发展,“自定义表情”大大地丰富起来,也随之诞生了一批专门制作各种聊天表情的团队。如动漫品牌“阿狸”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阿狸创作者徐瀚及其运营团队,他们制作了各种丰富可爱的表情并进行运营推广。
“从2006年开始,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力,还在读研究生的徐瀚在猫扑、天涯等社区网站上发表了阿狸的漫画故事,同时也制作了一系列的QQ表情、魔法表情免费在网上传播,就这样阿狸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
阿狸的百度百科词条中也指出“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仅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