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坚定地走在进步道路上
坚定地走在进步道路上
1980年代初期,我在美国初次读到约翰?伯杰1的Ways of Seeing(中译本名为《观看之道》,广西师大出版社),大受启发。这本激进地改变了几代学生对艺术观看方式的书,其文字之简炼、观点之犀利,让我敬佩不已。1995年秋天我在英国,刚好碰上当时已年近七旬的伯杰,于伦敦的ICA(当代艺术中心)出席他新出版小说To the Wedding的发表会。那次我心理上完全像个朝圣的粉丝,听完他的讲话后,买了一本书,兴奋地排队等着请他签名。
记得他在书上签名题字后,我告诉他,Ways of Seeing在华文出版界已经有三种不同的译本。2他亲切地微笑着,很有力地握着我的手。那双大而粗砺厚实的手,像是移居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农村20多年、跟农人们一起下田的结果。但伯杰努力不坠的,主要是笔耕。
2005年春天,伦敦“南岸”(South Bank)的国家电影院,为伯杰在电影、电视、小说、剧本、散文、评论等丰沛之创作成就,举办了长达一月的盛大回顾活动。英国《观察家报》的肖恩?欧海根(Sean O’Hagan)在一篇访谈长文《激进的返乡》(A Radical Return)里,描述伯杰具高度感染力的充沛能量与具创造性的强烈好奇心,使他拥有从不疲惫的理想主义昂扬情操,与浇不熄的乐观主义精神。
受《另一种影像叙事》译者张世伦与《诚品好读》之托,我有幸与这位英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左翼作家与艺术批评家,进行了80分钟的电话访谈。伯杰在接受访谈时,已迈入八旬高龄,而话筒彼端传来的,是一位言词清晰、语气诚挚、思考问题专注、批判立场坚定的声音。那种诚挚与坚定是熟悉的,一如1995年在伦敦ICA他那只厚实的大手,传递给我的讯息与温度。
郭力昕(下面简称“郭”):在《另一种影像叙事》中《照片的暧昧含混》这篇文字里,以及在更早的《影像的阅读》3一书的《摄影术的使用》、《痛苦的照片》等文章里,您都提到关于摄影里的“时间断裂所造成的惊吓感”(shock of discontinuity)4,认为照片里那些瞬间的、断裂的信息或事实,无法构成意义,也无法产生有意义的政治行动,例如您描述的麦库林的战地照片。然而,在2001年BBC的电视节目《希望的幽灵》(The Spectre of Hope)5里,您与萨尔加多对谈他的全球移民摄影作品时,似乎非常肯定他的写实主义摄影,对全球化产生的恶果有着批判性的意义。请容我引述苏珊 ? 桑塔格在《旁观他人之痛苦》里对萨尔加多的批评意见。她说,萨氏的移民群像,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原因与类型不同的流离现象,笼统地归纳在一个“人性”的标题与“全球化”的概念下;并且,在这种呈现下,观者可能感到人间的苦难过于巨大而无法逆转,而任何地区性的政治行动亦因此无济于事。虽然桑塔格在此书最后,似乎又自我矛盾地认为视觉效果耸动的战争摄影,仍有激发人们认识问题与产生行动的可能,并从而相当地否定了她早年在《论摄影》里的批判观点。您如何响应这些问题?
约翰?伯杰(John Berger,下称“伯杰”):首先我想表示,对于桑塔格最后这些年里,针对几个重要国际政治事件所发表的意见,或自我修正、转向的看法,我是非常尊敬的。像她或我这样的评论写作者,有时会在书写当时的特定氛围与热度上,为凸显某个重点而损失了客观的话语,但回头检视时的自我修正是可能发生的。
然后,关于照片意义的问题。总的说来,摄影不像绘画,它没有自主性的陈述形式。哥雅(Francisco Goya)版画里的意义,很难被读者误解成别的意思;但摄影的第二层语境(second context),则可以因为不同的使用方式或情境,而削减或扭曲了照片的意义。照片的意义与阅读效果,取决于它们如何被使用、在哪里发表/出版、伴随的图说与文章,等等,这些都不是摄影者可以控制的。问题在于摄影这个媒介本身。我对麦库林的照片,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来谈论的;对麦库林的作品与他本人,我有着很大的敬意。
最后,关于萨尔加多的作品。单张战争摄影里的战地现场,确实无法呈现关于战争的完整历史叙事;但萨尔加多的作品不太一样,不能从任何他的单张作品来比较或评断。他的照片是以系列的方式呈现,因此作品里有着比单幅照片更多的叙事功能。我知道有一些批评者认为,萨氏的作品有美感化其拍摄题材的问题,但我不这么看。问题不在于他想要把照片拍得太美,而是他试图透过这些视觉上强烈的影像,将那些在艰苦中之幸存者的尊严与神圣性呈现出来。
郭:我同意照片本身是否很美并不是问题,但我仍比较认同一种批评萨氏的意见,就是让那些劳工或流离者陷入如此困境的结构性因素,并不在他的作品里;因此作品剩下的,是否就只能是美丽的构图与摄影感了?
伯杰:因此我与萨尔加多在《希望的幽灵》节目里,并不特别着墨在他的摄影本身,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