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最后莫西干人》赏析.docVIP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最后莫西干人》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最后莫西干人》赏析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最后莫西干人》赏析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1789-1851),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一生曾写有30余部小说。1789年9月15日,库柏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柏林顿。1790年,库柏全家搬到纽约州奥茨高湖畔的库柏镇,库柏镇附近的未开发地带上残存的印第安人以及关于印第安人的传说,给库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日后成为第一个在长篇小说中采用印第安题材的作家。1801年1月,库柏加入海军,多年的航海经验,为他成就美国第一部航海小说《领航员》奠定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一、库柏的文学经历   1810年,库柏在与苏珊·狄兰色结婚后开始钻研美国社会学、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当地所流传的关于独立战争时期的故事尤为感兴趣,这为他日后创作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820年,库柏在妻子的鼓励下,完成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戒备》。   《戒备》以英国上流社会为题材,按照传统英国小说模式撰写而成,由于模仿痕迹明显,未受到过多好评。库柏并没有因此而气馁,1821年,长篇小说《间谍》问世。这部小说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民族特色鲜明,且颇具浪漫主义的乐观情调,堪称是一部“纯粹美国式”的小说。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曾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传至国外。   1823年,库柏出版了以边疆生活为题材的《拓荒者》,也就是著名的长篇系列小说《皮裹腿故事集》的第一部,其它四部分别为《最后的莫西干人》、《大草原》、《探路人》和《杀鹿人》。这些作品的成功创作,奠定了库柏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1826年至1833年,库柏去欧洲考察旅行,在此期间,他创作了革命历史小说《波士顿之围》以及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黑衣教士》和《侩子手》。1838年,库柏回到库柏镇老家,次年出版了一部内容丰富、知识广博的著作《美国海军史》。   二、《最后的莫西干人》创作背景   《最后的莫西干人》创作于1826年,当时边疆问题十分突出。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美国不断地向西扩张,通过赎买和掠夺的方式将印第安人的领地划归为美国版图。在边疆西移的过程中充满了生死抉择的激烈斗争:有英法殖民主义者之间的贪婪争夺,有早期移民艰苦卓绝的生存斗争,更有白人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掠杀。在《最后的莫西干人》中,西部边疆的惨烈斗争与历史性巨变得到了深刻而真切的反映。小说表面上看是一个“游侠骑士式”的浪漫故事,实则是一部严肃的社会政治小说,它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边疆西移过程中英法殖民者之间的争夺、白人对印第安人的暴行以及“欧洲文明”的丑恶面目。   在库柏笔下,“现代文明”步步紧逼,原始荒原节节后退,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处于一种朝不保夕的状态中。事实上,在新开拓的北美大陆上,库柏已深刻感受到文明与野蛮这对矛盾的存在。纳蒂·邦波这一人物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库柏的矛盾思想:库柏既崇拜文明,又憧憬大自然;既赞同法律,又向往自由;既将印第安人社会理想化,又怀疑其理想化程度。较之同时代的人,库柏的思想更为纤细和敏感,他察觉到美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以及这种巨变带给美国人的矛盾心理。于是,库柏把“西部”、“荒野”、“开拓精神”等概念引入作品中,使小说富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纯粹美国式”小说的特点。   三、《最后的莫西干人》艺术特色   《最后的莫西干人》是库柏创作的经典著作之一,小说以孟罗上校的两个女儿科拉和艾丽斯在前往要塞探望父亲途中被劫持的经历为主线,展开了在浓密森林中追踪、伏击、战斗等一系列惊险场面的描写。在这部作品中,库柏用一种失落的笔调向读者陈述了早期美国社会的历史状况,同时也为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献上了一曲挽歌。独立战争后,美国边界不断西移,白人以进步的名义入侵这片原始而纯真的土地,从此田园诗般的美洲新世界没落了,留下来的只有久久萦绕的贪婪、残暴和邪恶。库柏借小说吹响了白人文明的号角,同时也谱写了一曲无限惆怅的挽歌,这曲挽歌诉说着一个失落的民族被蹂躏的历史。   从总体来看,小说中的人物麦格瓦、恩卡斯、钦加哥、科拉、邦波、邓肯和艾丽斯构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一条线。麦格瓦是邪恶的化身,代表了人类的复仇心理,象征着野蛮精神的最高端,而艾丽斯则是典型的白人女性,纤细柔弱,代表了纯粹的白人文明。在这条线的中间,作者塑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科拉。科拉没有艾丽斯狭隘的种族观念,很少受固有习俗标准的制约。在初次见到麦格瓦时,她说,“我们不能根据他的肤色来判断他是好是坏。”在谈到恩卡斯时,她又毫无偏见地说,“看到像他这样的人,谁会记得他是什么肤色?”由此可见,科拉远比邦波有种族包容性,也正是这种毫无偏见的高尚情操使她在众多的人物中能够出类拔萃。   在小说叙述的过程中,库柏不时流露出对印第安人的同情,他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