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白先勇上海是我艺术爱好起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话白先勇上海是我艺术爱好起源

对话白先勇上海是我艺术爱好起源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陈钢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剧终,尹雪艳从台北回到上海,她还是那么美丽,因为她是永远的;白先勇从台下走到台上,他还是那么红光满面,因为他又回到了上海,而上海也是永远的。尹雪艳总是不老,上海总是不老,白先勇也总是不老!”   次日,不老的白先勇红光满面的坐在了记者面前,因为前一晚的首演非常成功,白先生看起来心情很好。   记者:在昨晚的精彩演出中,我们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尹雪艳”之于“上海”的象征意味,在最初的写作中这是被预设的么?   白先勇:其实作家在写作的时候很多都是下意识的,并没有那么具体的一个指向。可是现在回头看起来,我创造尹雪艳这个人物,可能就是我对上海童年的记忆所沉淀结晶下来,总的那么一个印象。   我们是战后跟过来的,从重庆过来,重庆那时候还是一个土城,全是泥土。而上海当时基本上没有被破坏,因为日本投降了,上海的繁华都在。所以我初见上海,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小孩子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那时候我第一次去大光明看电影,所有的细节我今天都记得。   记者:我们都知道尹雪艳的形象出来以后,很多大牌如林青霞、刘嘉玲都想演——因为她就好像一个女神,一直不老。但您都没有舍得交给她们。为什么这个时候,您会把尹雪艳交给黄丽娅呢?   白先勇:我想时候也到了,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一种自觉意识了,不管是市民阶层还是精英阶层,大家都在呼唤过去的那种风华,想要把最辉煌的那段上海搬回来。有了这样的文化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我觉得就是时候了。   而主演黄丽娅和导演徐俊本身就是沪剧团出身的,这次还提出了一个创举,要用上海话来演戏,这些都打动了我。   记者:很多人看完都觉得戏里的上海麻将处理得特别灵,好像李安、王家卫这些大导演也都特别喜欢拍上海女人打麻将,这里有什么意味么?   白先勇:在我眼里,上海麻将很特别,也很讲究,我觉得好像是一种仪式,是一种上流社会的仪式,一种老上海特有的社交仪式。   记者:所以昨天看完,大家都觉得真的是特别亲切,似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年代。不过我们其实也注意到,这部戏其实结局和原著还是有些不一样,原著里徐壮图最终也没逃过尹雪艳的“煞”,而最后尹雪艳也没有再回到上海百乐门。但是昨天在戏里面,尹雪艳又回到上海了。这样的改编是不是有什么用意在里面?   白先勇: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来是徐导演的意思,他不忍心让徐壮图死,所以放他一马,现在看下来导演的感受是不错的。而尹雪艳再回到上海来,虽然是象征意义的,她不老,也是象征意义,但那种“老上海又回来了”的感觉因此传达得很好。第二点,我写小说的时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尹雪艳还会再回上海,但现在时过境迁,不一样了,我也觉得这个结局与时代更契合一点,很好。   记者:听说您小时候因为生病,在虹桥镇住了一段时间休养,回来就住进了汾阳路的白公馆。这房子到今天都还是风情永驻的,不知道当年里面有没有故事?   白先勇:有个趣事,不过不是当年小时候的。是1987年,我离开上海39年后又回了上海。当时我是受邀在复旦当客座教授的,正好我最后要离开的时候,上昆要演《长生殿》,我就去看了,感动得不得了。演完以后,我很高兴,就到后台去跟演员们交流,我说我请你们吃饭。那时候是1987年的上海,饭馆酒店什么的很少,而且都有很多人的,我们临时找不到饭馆,有人就提议说,那就到“越友餐厅”吧。结果过去一看,越友餐厅就是汾阳路150号——隔了39年回到上海,第一次请客就请到自己家里去了,真是游园惊梦。   记者:说到“游园惊梦”,我们都知道白先生与昆曲艺术的渊源之深,对昆曲艺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倾注了全力,更是把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当成了人生一大事业。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据说都源于您在上海与昆曲最初的接触?   白先勇:我与昆曲的因缘很深。我第一次看昆曲就在上海,是10岁那年随家人在美琪大戏院看的俞(振飞)梅(兰芳)合璧的一折《游园惊梦》,那是梅兰芳战后回上海第一次演出,碰巧我看到了,那时虽然年纪小,昆曲的那种旋律美却一直缠绕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永不磨灭的回忆。   第二次在沪看昆曲,就是前面说的1987年我重返上海,恰好“上昆”演出《长生殿》,由蔡正仁、华文漪演唐明皇与杨贵妃。我记得那场谢幕,我立起来拍手,拍了差不多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