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爱给了更多人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把爱给了更多人们

他把爱给了更多人们   编者絮语   20世纪30-40年代,在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华民族奋起抗击,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八路军在华北的敌后战场、新四军在华中的敌后战场,都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儒雅雍容、柔心弱骨,清高傲岸、洁身自好,虽然没有奋杀于疆场,但是,面对侵略者的炮弹与屠刀,同样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知识为武器,以专业为战场,一如既往地 坚守着自己原有的“岗位”。这个“岗位”就是,守住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血脉!他们将其视为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职守,他们自觉自愿,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的精神也是一种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正史”中,他们一直是“缺位者”,本刊有意将他们的精神书写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册中,在《深度阅读》栏目下,专辟《日军炮火下的中国文人》一栏,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史学教授、著名作家陈虹女士为专栏作者,为本刊撰稿,凡20篇,逐篇刊载,以飨读者。   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儿子,不尽心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但他却将爱洒满了人间。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万世师表”,是“孔子之后的孔子”。为了教育,他呕心沥血,矢志不移。他是教育的献身者,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殉道人,他的名字妇孺皆知,他就是陶行知。   又是一位献身者,又是一位殉道人。―陶行知去世了。   那天是1946年的7月25日,年仅55岁的他因为“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而永远地告别了人世。   上海、重庆、延安、香港、南京,乃至纽约、新加坡等诸多城市,纷纷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悼念活动。他的灵柩安葬在南京郊外的晓庄―当年他创办乡村师范学校的地方;他的遗墨“爱满天下”镌刻在墓前的牌坊上―当年他的奋斗目标与终生理想……   无人不哭,无人不泣;无人不追思他所施予的爱,无人不感念他所付予的情。然而在他的四个儿子的心目中,则似乎存留着更多的遗憾和羡慕。长子陶宏说,他最终成为了“更大多数不幸人们的父亲”;幼子陶城说,他是真正做到了“损己舍家为人民”。―一个“爱满天下”的教育家,独独将他的爱遗漏于自己的家人。   陶行知是1917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博士,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正式聘任的教务主任。《劳谦君子陶行知》一书的作者王一心这样写道:“考察中国20世纪一二十年代以降的与陶行知学历相仿的知识分子,他们所走的道路虽然因了国运的蹇剥、年代的动荡、外强的入侵而各有坎坷,但相较于陶行知所行之路,总还不失为常途。在抗战之前的二十年里,他们之中,除了学而优则仕的不算,单是安身于大学教席的,也多有物质生活优裕、社会地位甚高的黄金岁月。而陶行知,却出象牙塔而放弃了‘阳关道’,另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披荆斩棘,踽踽独行。因此在这一群知识分子中,陶行知‘另类’的标记很明显。自然的,他的人生价值也恰恰在于此。”   这样的选择,对于当时尚在幼童时期的陶宏兄弟来说,却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父亲脱下西装革履换上布衣草鞋,他们是亲眼看见的;父亲离开大学校园奔赴穷乡僻壤,他们是亲耳听到的;最后全家因为父亲的关系而流离失所,而家破人亡,这更是他们所亲身经历与深刻感受到的。   长子陶宏写有一篇悼念文章《我和我的父亲》,但是他的笔常常会“跑题”,会不由自主地悼念起父亲之外的人来了―“在歌颂我父亲伟大的成就时,在哀悼他那种为大众谋幸福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时,千万可别忘了三个无名英雄:第一个就是我的姑母,第二个就是我的祖母,第三个就是我的母亲。在七年之内,她们为了父亲的事业而相继牺牲倒下。父亲是为事业拖死的,她们都是为父亲的事业拖死的。她们的精神同样是伟大的,不朽的。通过她们的牺牲,父亲才能放开手勇往直前地做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丝淡淡的哀怨,隐藏着的是一丝抹不去的忧伤。她们毕竟是三个鲜活的生命,是三个同孩子们相依为命的亲人。   陶行知一生追求的是“博爱”,是“爱满天下”,对于自己最亲的三位亲人的离世,他岂能无动于衷?他曾万般痛苦地自责道:“母亲、文?、纯宜,你们实在是三位最伟大的女性,实在是被我拖垮累垮的啊!”   陶文?是陶行知唯一的妹妹,自幼进过学校,有理想,有抱负,更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哥哥的选择。1923年,陶行知给她写过这样一封信―“我本来是一个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于我的修养固然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外国的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陶文?为之而深受感动,并发誓全心全意支持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