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社会生活.docVIP

论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社会生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社会生活

论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社会生活   [摘要]河西地区嘉峪关、酒泉墓葬中出土的众多关于农耕、养殖、畜牧、出行、宴乐、庖厨、屠宰、衣着、生活用具、建筑等内容画像砖中,清楚地展现了河西走廊地区民众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本文以魏晋墓画像砖资料为切入点,考察、论述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河西地区;魏晋墓画像砖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64-02   一、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指自乌鞘岭以西至敦煌之间的狭长地带,南依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扼合黎山和龙首山。   自两汉以来,河西走廊的汉民族文化就占主导地位。魏晋以来中原战乱,而河西偏安一隅相对比较安定。随着魏晋时期对河西的不断开发,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张轨治理下的河西相对于中原,政治安定,经济活跃,社会丰裕,文化也逐渐发展。而这个稳定的局势也并未因张轨的逝世而消失,在张轨逝世一个历史上的分合势力后,稳定政权依旧延续,张轨的继任子孙仍能稳住河西局势,所以在张氏政权数代治理下,河西人总共享受了长达约六十年的和平。”① “及玄盛东迁,皆徙之于酒泉,分南人五千户置会稽郡,中州人五千户置广下郡,余万三千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②西凉李暠建初元年,迁治酒泉,前秦苻坚时,由江汉、中原等地迁往敦煌的1万余户,以及后凉吕光时,由武威、张掖以东避往敦煌晋昌的数千户,均随李暠迁往酒泉,加之李暠采取奖励农耕的政策,一时间酒泉地区人户众多,粮食充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二、河西魏晋墓概述   河西地区目前清理发掘的10余座魏晋墓中,嘉峪关第一、三、四、五、六、七、十二、十三号墓都有壁画,被称为壁画墓。这八座壁画墓根据墓葬形制、出土文物、壁画内容推断,上限起于魏晋,下限迄于十六国,墓主人是郡县一级文武官吏和地方豪绅。而酒泉丁家闸“壁画上面没有兵戎场面,相反,庄园林立,农牧林桑兴旺,五谷丰登,一派和平生产的景象。根据壁画所反映出来的情??,结合史籍记载加以考察,墓主人或系原西凉迁治酒泉后某个世族大姓中的高级官僚”。③   “魏晋壁画墓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是十分难得的。大凡墓室壁画,不外乎画天、地、人界几个层次。所谓天地界多属虚幻故事,这里数量很少,仅见于一些造型砖。大多数是以表现人界即人世间真实生活为主的壁画砖,这些壁画砖展现了墓主人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④   此外,“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正是佛教由西域传入内地的必经之地,前凉、后凉、北凉政权曾大力提倡佛教,但是丁家闸五号墓中却没有佛教的影响,所能看到的却是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再现。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尽管统治阶级提倡佛教,但是传统的儒道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⑤   三、魏晋墓壁画所表现的民众生活场景   魏晋墓壁画均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第一,生产活动是嘉峪关壁画墓选题的一个重点,对农耕、园林、狩猎几类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和赖以生存的选题尤为侧重。农耕方面的壁画展现了犁地、耙地、耱地、碎土块、播种至收获后的持连枷打场、举杈扬场、看护粮垛等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情景。“农作的画面,如犁地图:一农夫在犁地,从图中可以看出来,当时在河西一带犁地还主要使用二牛抬杠牵引一个直辕犁。河西地区犁耕从二牛挽犁为主改为一牛挽犁为主。(前室东壁壁Ⅲ 4)扬场图:一农夫持杈扬场,粮堆上有一小鸡农夫身后亦有二鸡前来啄食。(前室东壁Ⅲ 5)耙地图:一农夫手持鞭,右手揽着缰绳,立于用二牛抬杆牵引的一个耙上在耙地。(前室东壁Ⅲ 6)耱地图:一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揽缰绳立于二牛抬杠牵引的耢上在耱地。(前室东壁Ⅳ 5)。”⑥这一系列描绘当时农耕活动的壁画既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展现,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现出劳动人们辛勤劳动的场面。   第二,宴饮图和宴乐图是反映墓主人生活方面最多的壁画。嘉峪关第六号墓中室东西壁整壁画男女主人宴饮,宾主席地而坐,前置案,樽、勺、斛、镟等盛食器皿,有的手举肉串食叉,并有乐师吹奏助兴。其中最具典型的为嘉峪关五号墓中的一幅宴饮图,“宾主四人,两边相对而坐,左边上方一人举着耳杯,右手边上方一人手持便面,正在宴饮作乐。中间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旁边一侍童正伸手取勺为宾主取食。(前室南壁西侧Ⅲ1)女宾主二人对坐宴饮,身旁各有侍女一人持团扇为其扇凉,中间放置勺、斛、镟三器一组的食器(前室南壁西侧Ⅳ1)”。⑦这些画面均是对当时世家大族宴饮生活的真实展现。   第三,厨房庖厨和养殖是生活场景的另外一个方面。很多壁画都可见妇女在灶前做饭,盆内揉面,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