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第四章 记忆
第四章 记忆 本章内容 1.记忆的概述 2.记忆过程的分析 3.记忆规律与教学 本章要点 1.掌握记忆的基本概念,了解认知加工观点的记忆系统 2.知晓人类遗忘的基本规律 3.掌握记忆的一般过程 4.学会运记忆规律提高学习的效果 一、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的概念 传统的观点: 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的环节。 信息加工的观点: 记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二)记忆的种类 1、据记忆内容不同来划分,可分为 (1)形象记忆(表象记忆) (2)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 (3)运动记忆 (4)情绪记忆 2、根据记忆是否有预定目的来分 (1)有意记忆 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采取相应的记忆方法,必要时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记忆。 (2)无意记忆 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用专门的方法,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3、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来分 (1)感觉记忆 含义: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留的瞬间映象 特点: ①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② 容量很大; ③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 ④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未被加工) ; ⑤ 信息易受干扰。 (2)短时记忆: 含义: 指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特点: ①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②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平均为5—20秒; ③ 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其主要编码方式是声音编码和视觉编码; ④ 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⑤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 小实验(1):短时记忆的容量 1、复述并记住一个八位数的“电话号码”然后花15秒时间背诵唐诗“静夜思”,这时再去“打电话”,是否还能记得这个号码? 2.复述并记住一个十位数的“电话号码”,7496521703,然后花15秒时间背诵唐诗“静夜思”,这时再去“打电话”,是否还能记得这个号码? 3.复述并记住一个十一位数的“电话号码”,50329746129,然后花15秒时间背诵唐诗“静夜思”,这时再去“打电话”,是否还能记得这个号码? 组块化练习 18511921183919371935 1851,1921,1839,1937,1935 EARTVCIAFBTGMGEUSA EAR--TV--CIA--FBT--GM--GE—USA (3)长时记忆: 定义: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特点: ① 信息的来源:短时记忆 ② 信息保存的时间很长; ③ 信息容量非常巨大; ④ 信息编码的方式主要是意义编码。 复述 编码 注意 提取 消失 遗忘 遗忘 (三)记忆的基本品质 1、敏捷性:如 “过目成诵”、 “张松戏言,曹操烧书” 2、持久性(牢固性) 3、正确性(精确性) 4、准备性(备用性) (四)记忆表象 1、定义 : 指头脑中产生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注意:表象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是记忆的主要内容。 2、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3、意义: 记忆表象是介于知觉和思维的中间环节,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 二、记忆过程的分析 (一)识记 (二)保持与遗忘 (三)再认与回忆 (一)识记 1、定义: 识记就是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即识别并记住事物。 2、种类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据目的分) (2)机械识记与理解识记(据方式分) 理解识记:在理解材料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