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才是王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才是王道

创新才是王道 大浪淘沙,历史造就英雄。时势造英雄,不论他是顺应的还是违背的,后人总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是财富,我们无法忽视。在众多的皇帝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汉武帝,即使他穷兵黩武,即使他杀人无数,他依旧是时势造就的那个英雄。 在“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下即位的汉武帝面对已经大为增强的形式,是守成,还是创新?汉武帝选择了后者。他不满足现状,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远大抱负,渴望建立前无古人的事业。他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不过,他又认为,长期劳民会使百姓不堪忍受,“是袭亡秦之迹也”。这又说明汉武帝在施政上是理智、清醒的。 北击匈奴巩固边防若论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莫过于抗击匈奴、巩固边防了。匈奴的侵扰是困扰汉代统治者的一大难题。汉初至武帝即位前期对匈奴实行了和亲政策。武帝即位以后,汉朝已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加强,对匈奴作战的条件成熟了。于是汉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从元光六年(前129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十年间,汉与匈奴进行了十多次战争,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三次。西汉占领河西走廊,设立了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河西四郡的建立,重新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通,隔绝了匈奴与羌的联系,削弱了匈奴的力量。第三次战役是在元狩四年(前119)发动的漠北战役。这是汉武帝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匈奴用兵。此次战役汉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廷。” 汉武帝欲有所作为,必然加强集权,这样才能使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的统一。汉武帝即位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封国、皇权与相权以及地方豪强等问题。1、削弱王国势力西汉前期,一直存在着地方同姓诸侯王与中央政权的矛盾。经过文帝、景帝与诸侯王的斗争,到汉武帝时期,诸侯王的势力已大为削弱。但是有的王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西汉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诸侯王的势力再次得到削弱。这样,到汉武帝时,诸侯王势大难制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2、设“中朝”,限制丞相权力在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历来存在着矛盾。西汉以来,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很大。元朔五年,汉武帝打破惯例,任布衣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从此结束了功臣列侯子嗣独占相位的局面,丞相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动辄得罪,自杀或下狱致死。据统计,武帝在位期间,当过丞相的有12人,其中因罪自杀或下狱死、腰斩者就有李蔡、赵周等5人。由于丞相的地位不稳,所以有人把任丞相视为畏途。汉武帝在压抑丞相权力的同时,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还任用宦官为中书,掌管尚书的职务,并将丞相的部分权力逐渐移到尚书。这样,在朝官中有了“内朝和“外朝”之分。由侍中、常侍等组成的“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汉武帝可以不受牵制地有所作为。3、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汉武帝时,中央统辖郡国约100多个,为加强对地方郡国的督察,武帝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秩品仅六百石,地位很低,但出使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二千石和王国相,也可以监察诸王。刺史权责虽重,但不直接处理地方政务。这样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不妨碍地方正常行使权力。4、任用酷吏,打击豪强豪强指称霸乡里的地主。豪强一般无官职,但利用封建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族。他们武断乡曲,欺凌农民,横行不法。豪强大族同封建王朝之间,除了上下依恃以统治人民的关系以外,显然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汉武帝即位后,采用强行迁徙强宗大姓手段,不许他们族居;还任用酷吏诛锄豪强。酷吏打击豪强的活动,对于压抑豪强气焰,提高皇权,起了显著作用。 表章《六经》,确定了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汉武帝时代影响最为久远的文化政策。 国力的强盛是以雄厚的财力为基础的。汉武帝时期,开边定土,战事连年不绝,军费开支浩大,豪族地主和不法商人聚敛无数钱财却“不佐国家之急”,致使国家财政经济出现很大困难。为巩固中央政权,解决财政危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财经改革措施。,改革币制。西汉初年,国家财力不足,没有统一的货币,不但地方郡国,连私人也可铸钱,各种钱币杂行于市。由于货币的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造成币制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决定统一货币种类,收回货币发行权。,西汉人形成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烈的国家意识,但是汉武帝本人的民族情结,其实却并不狭隘。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