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院潜伏梅毒患者临床与血清学分析
241例住院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与血清学分析
作者:史玉玲,卫威,高飞,林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潜伏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血清学特点。方法: 对241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潜伏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发病年龄最小19岁,最大91岁,其中71岁以上的病例有94例(39%);早期潜伏梅毒35例,晚期潜伏梅毒65例,无法判断病期的潜伏梅毒141例;TRUST滴度≥1∶8的患者有57例,≤1∶2有154例;潜伏梅毒患者例数逐年增多。结论: 潜伏梅毒病例在住院患者中分布较广,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住院患者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普鲁卡因青霉素是治疗潜伏梅毒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梅毒,潜伏性; 临床分析; 血清学
潜伏梅毒没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但危害性较大。近年来,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的筛查中发现潜伏梅毒的比例逐年上升。作者就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确诊为潜伏梅毒的241例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患者中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阳性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无任何临床症状,从未诊断过梅毒或未进行正规驱梅治疗的患者,皆诊断为潜伏梅毒。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41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传播途径、职业、TRUST滴度、住院科别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241例患者中男100例,女141例,男女之比为1∶1.41;已婚208例(86.31%),未婚33例(13.69%);年龄≤20岁4例(1.66%),~30岁35例(14.52%),~40岁26例(10.79%),~50岁36例(14.94%),~60岁21例(8.72%),~70岁25例(10.37%),~80岁57例(23.65%),gt;80岁37例(15.35%)。传播途径:非婚性接触传染47例,夫妻间传染38例,嫖娼传染24例,不详132例。文化程度:文盲16例,小学文化程度62例,初中116例,高中2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1例。职业:退休127例,工人44例,待业19例,干部职员15例,个体12例,民工9例,司机7例,学生6例,警察2例。
2.2 住院患者潜伏梅毒的分期
241例住院潜伏梅毒患者中询问病史能够确定为早期潜伏梅毒的患者为35例,这些患者在过去2年内,有生殖器硬下疳或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或配偶近1年内有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病史;能够确定为晚期潜伏梅毒的患者为65例,这些患者均为75岁以上老年人,部分已丧偶,TRUST滴度均≤1∶2;其余141例均为无法判断病期的潜伏梅毒患者。
2.3 2003~2007年潜伏梅毒患病情况
5年来住院患者中潜伏梅毒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尤其2007年增加最为显著。从表1可以看出潜伏梅毒存在性别差异,住院女性潜伏梅毒患者多于男性潜伏梅毒患者。
表1 2003~2007年潜伏梅毒男、女病例数
性别潜伏梅毒/例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合计/例构成比/%男61124293010041.49女112431314414158.51合计1735556074241100
2.4 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
241例潜伏梅毒患者的TRUST和TPPA检测均阳性,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血清TRUST滴度见表2。表2 241例不同年龄段潜伏梅毒患者血清TRUST滴度
2.5 2003~2007年潜伏梅毒在医院科室的分布情况
241例潜伏梅毒患者分布于我院的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普外科、脑外科、五官科、中医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肿瘤科等,其中187例(77.59%)分布于手术科室,各科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2.6 治疗方法
(1) 早期潜伏梅毒患者以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2) 晚期潜伏梅毒和不能确定病期的潜伏梅毒患者以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20d。(3) 普鲁卡因或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患者,早期潜伏梅毒患者以头孢曲松1 g加入4ml 1%利多卡因注射液肌肉注射,连续10d;晚期或不能确定病期的给予头孢曲松1 g连续注射15d。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于年龄较大(gt;75岁)、TRUST≤1∶2的患者考虑感染已多年,临床没有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内脏梅毒的证据,目前已无传染性,不予治疗,出院后按照晚期潜伏梅毒随防。早期潜伏梅毒治疗后建议随访2年,晚期潜伏梅毒和不能确定病期的梅毒建议随访3年,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1次。
3 讨 论
梅毒在世界各国的发病呈增长趋势[12],近年在我国增长较为明显[3]。潜伏梅毒是指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