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与环境条件

掌 握: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记数方法。 了解及理解: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纯培养技术 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由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稀释涂布平板的结果图示: 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方法 (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 1.测定总菌数: 2.染色涂片计数法 应用:可同时计数不同微生物的菌数,适 于土壤、牛奶中细菌计数。 方法:用镜台测微尺计算出视野面积;取 0.1ml菌液涂于1cm2面积上,计数后代 入公式: 每ml原菌液含菌数=视野中平均菌数×涂布面积/视野面积×100 ×稀释倍数 3.比浊法:    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菌悬液中的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数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借助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就可反应出菌液的浓度。 特点:此方法在工业发酵中应用较多,快速、简便;但易受干扰。 3.稀释培养测数法(又称最大概率法,MPN most probable number) 例如:某细菌在稀释培养法中生长情况如下: 稀释度: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重复数: 5 5 5 5 5 5 有菌生 长管数: 5 5 5 4 1 0 根据上述结果,数量指标为“541”,查表得近似值为17,乘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得出原始培养物的活菌数=17×105个 4.薄膜过滤计数法: 常用该法测定含菌量较少的空气和水中的微生物数目。 将定量的样品通过薄膜(硝化纤维素薄膜、醋酸纤维薄膜)过滤,菌体被阻留在滤膜上,取下滤膜进行培养,然后计算菌落数,可求出样品中所含菌数。 一、同步培养 1.同步生长的概念:    一个细胞群体中各个细胞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分裂的状态,称为同步生长 。    进行同步分裂的细胞称为同步细胞。       选择性滤膜法 1.机械法 密度梯度离心 膜洗脱法 温度调整法 2、诱导法 营养调整法 芽胞萌发法 3、抑制DNA生长法:    加入代谢抑制剂,    阻遏DNA复制——解阻遏——同步。 二、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定量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一次性加入。不再补充和更换,最后一次性收获。 三、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 2.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的特点: ①延滞期 : ②对数期 例如:在一细菌培养液中第一次测得的细菌数为 104 /ml,经过培养 4 h后,又测得菌液中的细菌数为 108 /ml,求此菌的世代时间和在此时间内繁殖的代数。 根据公式: G = (t2 - t1 )/3.3 22· lg (x2 /x1) t2 - t1 = (4 - 0)× 60 min = 240 min x2 = 108 x1 = 104 lg(x2 /x1 ) = lg108 ~ lg104 = 8 - 4 = 4 代入上式 G = 240/3.3 × 4 = 240/13.2 = 18 min 即在上述培养液中,世代时间为 18 min。 细菌繁殖代数 n = (t2 - t1)/G = 240/18 = 13.3 代。 ③稳定期 2.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细菌为什么不能按对数期的高速率无限生长呢? 1.特点: R为负值 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出现不规则的衰退形 释放次生代谢产物,芽孢等 菌体开始自溶 四、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一)、分批培养: 以少量纯培养细菌接种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经过培养生长,最后一次收获,此称分批培养。 (二)、连续培养: 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含菌体及代谢产物的发酵液,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地处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代谢活性处于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