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言文学A Manipulated Subject Illustrated with James Legge#39;s The Woks of Mencius.pdf

外国语言文学A Manipulated Subject Illustrated with James Legge#39;s The Woks of Mencius.pdf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语言文学AManipulatedSubjectIllustratedwithJamesLegge

摘要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译者地位却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关注。传 统的翻译理论一直试图把译者束缚于忠实的教条中,认为原文作者 是绝对权威,而把译者置于边缘化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翻译 研究的“文化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在其影响下译者的地 位及其主体性也得到了重新认识。 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译者的翻 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 影响。其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身份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 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同时 应该注意到,译者在翻译中享有的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他必然受 到各种内外部因素诸如社会历史文化、个人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和制 约。本文试图以理雅各(1815.1897)的《孟子》译本为例探索译者主 体性在翻译中的彰显,并以翻译文化研究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重 写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理氏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翻译动机、 文学传统等相关因素对其译文风格及特色形成的影响。 理雅各作为系统研究和翻译中国典籍的西方汉学家第一人,其 著作《中国经典》和《东方圣书》因译文的忠实与详尽代表了当时 汉学研究的最高成就,长期以来被后世学者奉为标准译本。而《孟 子》堪称《中国经典》中的经典译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目前 对理雅各翻译著作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当成果,但大多局限于译本 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少有将理氏作为一个独立的译者,审视其在翻 译中主体性的彰显,以及对主观能动性与外部影响因素的协调过程。 由于他的传教士身份,以及其翻译动机、时代背景的特殊性,译本 值得从更宏观的文化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首先对中西方翻译中有关译者地位及其主体性的研究进行 理论回顾,简单介绍文化转向前后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认识的转变, 然后从哲学角度入手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主体性给出定义,并 结合理雅各的《孟子》译本具体诠释其在翻译中的彰显和作用。最 后在重写理论的三要素框架下依次从意识形态、诗学因素和赞助人 方面分别探讨相关因素对译者及其译文的影响。本文在结语部分指 出,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其既有主观能动的 作用,也有受动的一面。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操控其受动性 的主要因素。优秀的译者需要不断协调主体性的两个对立面,找到 自身身份的平衡点。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重写理论,操控,理雅各《孟子》译本 Abstract translationhasa nough asa human longhistory the activity, translator’sstatushas not receivedmuch always tra】[1slation theories usedtobind thetranslator withthe criterionof daimofthe faithfulness,whose authorasthe original absolute authority the translator.Sincethe ma略inalize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