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苏区治国理政启示
红色苏区治国理政启示 2013 年7 月7 日,“七七事变”76 周年纪念日,参加福建龙岩《改革放言录》读书会的代表们参观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血与火浸染的闽山闽水,星火燎原,红旗不倒,被誉为红军故乡、共和国摇篮。”一进门,红底金字的《红土颂》格外引人注目。自1926 年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开始,到1949 年新中国建立,闽西党组织和革命武装斗争从未中断,革命火种从未熄灭,20 万亩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始终保留在农民手中,创造了全国绝无仅有的奇迹。闽西,被称为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在1955 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9 位、10 位大将中有8 位在闽西战斗生活过。 鲜为人知的是,当时在敌人封锁之下,闽西创造了红色经济的奇迹,诞生了有“红色小上海”之称的繁华汀洲。在土地制度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田原则,为土地革命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路线法则;在法制建设上,“六部大法,十项条例”是苏区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法律,初步建立了苏维埃法律体系;在金融管理上,闽西工农银行最早发行了股票,成为中国红色金融的源头。在闽西,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治国理政的有益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原则和方法,而这一切对于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传承和借鉴意义。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在“永定溪南区分田原则”展示图面前,代表们兴趣盎然的向负责解说的曾汉辉馆长询问闽西土地革命的相关细节。 1928 年3 月4 日,中共龙岩临时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收缴地主武装,焚烧田契债约,破仓分粮,揭开了闽西武装斗争的序幕,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起义的第一枪。此后,又在平和、上杭、永定等地举行农民暴动。其中,永定暴动是闽西工农武装暴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革命暴动。 7 月4 日,永定暴动队伍在金砂金谷寺成立了福建第一支红军部队――闽西红军营,由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7 月15日,龙岩、永定、上杭、平和四县党组织负责人在永定金砂古木督崇德楼召开会议,成立中共闽西临时特委、闽西暴动委员会和闽西红七军十九师。中共闽西临时特委成立后,立刻在割据的区域溪南各乡进一步发动群众,成立了十多个乡苏维埃政府。8 月,在金砂金谷寺召开溪南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在八闽大地上树起了第一面苏维埃旗帜。 至1929 年10 月,龙岩、上杭、武平、长汀、连城等6 个县,先后建立了4 个县苏维埃政府、50 多个区苏维埃政府、400 多个乡苏维埃政府,完成了上百万亩土地的分配工作,大约有80 万农民获得了土地,奠定了红色政权的坚固基础。 1930 年上半年,邓子恢经过调查研究,认为1929 年分配土地时,只重视土地数量上按人口平均分配,因而许多地主、富农保留了好田,而贫雇农分到的多是瘦田、坏地。因此,决定再加上一条“抽肥补瘦”的规定。这种做法在龙岩东肖首先试行后,深受农民的欢迎,然后迅速推行到闽西各县。 1930 年6 月,毛泽东在长汀的南阳(今属上杭)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即南阳会议),会议通过的《富农问题》的决议中又作出了关于“抽肥补瘦”的决定。在此基础上,邓子恢、张鼎丞总结出了“溪南分田七条原则”: (一)所有土地都拿出来分配,只有中农自耕农土地多一点的不动。 (二)土地分配的方法按人口平分,地主、富农和贫农、中农一样分田。 (三)分田是以乡为单位分配。 (四)各乡农民原来耕种的土地,归各乡农民分配。 (五)分田的方法是:按原耕土地抽多补少,不要打乱平分。 (六)山林为各乡村公有。 (七)水利灌溉按照旧例,水随田走,不公平者,个别调整。 在中共闽西一大上,毛泽东亲自指导,作了科学的总结,制定了一部比较完善的《闽西土地法》推广到全国各根据地,它对中国共产党土改总路线的形成有重大的意义。 曾汉辉馆长介绍说:“当时,地主、富农和贫农、中农一样参与分田,这样比较人性化,不会造成过分的阶级对立,有利于红色政权的稳固。水随田走,不公平者,个别调整。这样就保证了分田的有序展开。” 在南阳会议上,毛泽东称赞“闽西土地解决办法最好”。闽西土地革命的成功经验,堪称中国土地革命的典范,为全国最早、办法最周全的土地分配原则,很快作为范本被推广到了全国各苏区参照实施。 六部大法,十项条例 “苏维埃政府组织法、劳动法、借贷条例、优待士兵条例……”虽然字迹模糊,但是一同参观的胡德平同志还是一字一句地念出了这些法案的名字。 “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做了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奠定法律体系,用法律管理社会。颁布了六部大法、十项条例,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最早制定的法律。我们党实际上是非常重视法律的。”曾汉辉馆长介绍说。 1929 年红四军两度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