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阶段我国货币计量统计口径: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第三讲 货币制度 ——货币与货币制度(3) 主讲教师:杨秀萍 教授 沈阳师范大学 第三讲 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概念 3.货币制度的演变 4.中国的货币制度 5.跨国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 货币材料与货币本位的确定 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 规定货币对外关系 (1)货币材料与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规定以何种币材制成本位货币,就称之为什么本位币制度,如金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纸币本位(信用本位)等。 (2)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规定本位币的名称。 例如,英国的货币名称是“英镑”,美国为“美元”,我国为“人民币”等。 明确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 例如,我国人民币的单位为“元”,元以下为“角”、“分”等。 (2)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例如,根据美国 1934 年1月的法令, 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 671 克; 当代纸币本位制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其价格标准逐渐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如元、角、分。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1)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3)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2)偿付能力 本位币“无限法偿”的规定。 所谓“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辅币“有限法偿”。 (4)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或储备)制度,是指通过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作为价值符号依靠什么来保证其币值稳定的制度。 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黄金保证制度。 (5)规定货币的对外关系 即规定本国法定货币同外国货币是自由兑换货币还是非自由兑换货币(管制货币)。 银本位制 金银复 本位制 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金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银两本位 银币本位 地区货币制度 跨国货币制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通常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 (3)“一国两制”下的地区货币制度 ——“一国三币” (2)“两岸三地”的地区货币制度 ——“一国四币” (1)人民币制度 4.中国的货币制度 5.跨国货币制度——欧元区的出现 本章思考题 ?1.1 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功能是什么? 1.2 货币有哪些形态?推动货币形态演进的动力是什么? 1.3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含义是什么? 1.4如何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 1.5 划分货币层次的意义是什么? 1.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各种本位制度是如何演变的? 谢谢! * * * * * 信用货币:纸币、支票、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 (足值货币) 可兑现的纸币 (表征货币) 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 (价值符号) 纸币 支票 电子货币 知识点3 小结 货币形态的演变 货币的界定 货币的产生 货币形态的演变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货币的本质 知识点4 第一讲 什么是货币 知识点4. 货币的本质 4.1 经济学发展史中有关货币的观点 (1)货币金属论 (2)货币名目论 (3)货币法定论 (4)货币数量论 (1)货币金属论 货币是商品,货币等同于贵金属,货币的价值是由金属的价值决定的,金银天然就是货币,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的真正财富等。 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等人。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冲击,于是就有人重新提出货币金属论。 货币金属论忽视了货币商品和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 (2)货币名目论 否认货币的商品性和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于交换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