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老字号做常青树
中华老字号争做常青树 老字号发展得到党中央的关心呵护,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特别强调,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瑞蚨祥绸布、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充分证明了中华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深远的影响力。 如今,老字号发展得到党中央的关心呵护。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 2017年1月,商务部、发改委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新时代的百年老字号备受关注,如何守住沉淀在老字号里的文化基因?面对发展困境,老字号企业如何历久长青? 老字号的“文化基因” 老字?,不仅仅是优秀民族品牌的代表,更是城市的文化符号。任何一个“老字号”的背后都有着不一般的成长故事,任何一个民族品牌的诞生都有着深刻的情感烙印。 在中国地面儿上如果提起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包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没人不晓。它既是著名的天津传统风味小吃,亦是“天津风味三绝”之首,同时它还是众多享誉海内外的中华民族招牌性的老字号之一。 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了解“狗不理包子”这块金字招牌的创始人,并非是天津卫本土人士,而是一位一百多年前单枪匹马勇闯天津码头的武清县杨村人――高贵友。“狗不理包子”,创始于清末1858年的咸丰年间。 高贵友有个小名儿,叫“狗子”。“狗子”自己开了家包子铺。由于他做生意诚实,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不但好吃,其形似菊花,可谓色香味形都具特色,所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他是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工夫与顾客搭讪,于是有人戏称“狗子卖包子,凡人不理”。日久天长,人们便把他的包子铺叫成了“狗不理”。 高贵友的生意越做越好,但就是觉得“狗不理”这个名字不雅,于是请人给店铺起了个名字,叫“德聚号”,还制作了一块匾额挂在了门楣之上。虽然有了“德聚号”的字号,但“狗不理”这个名字早已被人们叫习惯,叫顺嘴儿了,因此很少有人直呼“德聚号”的,多是称“狗不理包子”。高贵友一想,既然人们喜欢叫“狗不理”,那就叫“狗不理”吧,不久便把门楣上的匾额换成了“狗不理”,而“德聚号”这个字号便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 传统的“中华老字号”,正是如“狗不理包子”这些年代比较久远,且具有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备良好声誉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老商号、老品牌。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老字号企业大约有一万多家,涉及餐饮、医药、钟表眼镜、食品、零售、烟酒、服装等行业。商务部2006年、2011年认定的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主要为食品、饮料、制造业和餐饮业,合计占比60%以上。 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 老字号价值在于“老”里藏着文化基因和老百姓的情感寄托,但若是“倚老卖老”,也会面临发展的新困境。 据了解,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发展势头良好的占40%,持续稳定经营的占50%,但仍有10%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面临发展困境。 一些老字号逐渐消失了,有的即使还在,但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失传了,产品口味同过去相差甚远。有的名称还是那个名称,但味道已经不是那个味道了。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老字号的‘老’是优势,但不能‘倚老卖老’。”“让工匠精神回归老字号!”在此前一次主题为“提升中华老字号品牌质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中华老字号如何转型升级,引起多位委员、专家学者和中华老字号企业负责人的热烈探讨。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有着高质量消费和供给的中华老字号面临转型升级的诸多瓶颈,如何解决它们面临的问题,是全国政协过去一年来一直关心的问题。 当前我国老字号企业发展中存在生产工艺老化、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尤其是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制约了老字号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庚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表示:“我查了老字号的研发投入数据,发现老字号上市公司赢利收入是108亿元,但研发投入只有1.7亿。”会上,刘长庚提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他说,老字号品牌工艺的传承一定要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我国2015年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2.1%,具体到老字号企业的研发投入,我认为应该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也就是占赢利额的4%及以上,这才是科学的。” 老字号传承,关键在人。在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狗不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彦森就坦言了人才难寻的问题,“大部分老字号都是靠手工艺者,但是像‘狗不理’第九代传承人,寻找起来就非常难。” 老字号也要“赶时髦” 如何坚守传统,又主动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