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名赴台记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艺术名赴台记下

上海艺术名家赴台记下    近半个世纪以来,因众所周知的缘由,两岸同胞“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海形势稍有缓和,上海艺术名家敢为两岸先,一举冲破人为藩篱,开启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先河,从而在两岸交往史上留下了感人肺腑、弥足珍贵的一个个历史印记。本刊将陆续发表这些艺术名家赴台的经历,以飨读者。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闵惠芬――最令台胞动容的   “二胡女皇”   闵惠芬,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二胡演奏家,人称“二胡女皇”。她自幼酷爱音乐。8岁开始跟其父学习二胡。17岁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为发展二胡艺术,她亲自动手创作,谱写了《洪湖人民的心愿》《阳关三叠》《出征》《樱花》《卧龙吊孝》等多首二胡曲。   闵惠芬的演奏风格热情而具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而为一。在国际乐坛上被评价为“世界最著名的弦乐演奏家之一”、“连休止符也充满音乐”。她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案恸哭,说“拉出了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称赞她为“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让世界认识了二胡,认识了中国民乐。   在闵惠芬二胡演奏的生涯中,有一件事她是永生不会忘怀的。1975年,毛泽东患白内障,中央专家医疗组经研究认为音乐欣赏疗法对他的治疗有利。中央决定请闵惠芬和其他演奏家一起为毛主席录制一盘京剧音乐和诗词的录音带。要用二胡来演奏京剧的唱腔,这是跨行当的做法。为此闵惠芬先拜被誉为“京剧宗师”的李慕良为师,日以继夜地边学习,边演奏,很快一盘精心制作的录音带送到了中南海。闵惠芬的演奏深得毛主席的喜爱。在毛泽东的遗物中,记有这样一句话“我最喜欢听闵惠芬演奏的《卧龙吊孝》《逍遥津》《李陵碑》《连营寨》”。   正当闵惠芬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攀登时,一场灾祸正在悄悄地朝她袭来。1981年她被诊断不幸患上了癌症。正是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闵惠芬在经过6次手术、15个疗程的化疗后终于恢复了健康。而经过这场人生磨难的她对生活更加珍惜,并像年轻人一样投入新的战斗。大病初愈的第一年,她就给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写了一封信,希望能为家乡父老演出。江泽民对此十分重视。一天当闵惠芬在交响乐团排练二胡协奏曲时,江泽民突然出现在她眼前,令她激动不已。江泽民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你身体这么结实,完全康复了,这说明人类是能战胜病魔的。”说完,又顺手拿起她手中的二胡,轻轻地拉起了刘天华的《病中吟》,闵惠芬感到惊讶:“江市长,你怎么拉得这么好啊?”江泽民笑笑说:“解放前,我搞学生运动时,经常排练一些话剧,就拉二胡伴奏,一晃三十多年了。”   病愈后的闵惠芬除了创作演出外,将许多精力放在了民乐的普及和新人的培养上。她说:“我总觉得自己是在经历艺术生命的第二个春天,我要尽力多做些事情。”   战胜癌魔 台湾结缘   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一曲气势磅礴的《长城随想曲》,宣告了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病后复出,更重要的是面临第二春的二胡演奏家,凭借深厚的功底及几乎丝毫没有懈怠的另一种形式的苦练,迅速在舞台崛起,掌声、鲜花始终陪伴着这位不屈的艺术家。   信奉缘分的闵惠芬20世纪90年代与宝岛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何会有此缘,连闵惠芬自己都说不清楚。缘分起始于1988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一期台湾学员民族音乐培训班。大病初愈的闵惠芬听说培训班需要自己出任二胡教师,二话不说,就拖着虚弱的身子匆匆赶去。一个月紧张的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极为感人的一幕发生了。那天,闵惠芬在教室内教琴,突然眼前一黑,人一头栽倒在地上,哭声连天的学生忙将老师急送医院抢救。兴许就是这一哭,牢牢拴住了闵惠芬的心,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宝岛几乎成了她的“娘家”。   回顾首度访台,一切历历在目。闵惠芬最要庆幸自己的是,当时何来如此大的勇气,决定一连举办8场个人独奏音乐会。有挑战,才有刺激。永远信奉争第一的二胡艺术家有信心开此先河。“鬼门关前到天籁,重返人寰传佳音”。奋力征服死神的传奇色彩固然令人折服,炉火纯青的二胡艺术更荡人肺腑。8场音乐会场场爆满,空前盛况连“天王巨星”都自叹弗如。二度访台,闵惠芬在台岛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演出后的花絮:祝贺演出成功的花篮在舞台前堆得水泄不通,发烧友不由分说,将闵惠芬堵在剧场,为的是能一求艺术家亲笔签名。   1995年10月,闵惠芬受邀赴台参加“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会”,与会者全是大牌艺术明星。她那夸张不狂、哀怨不伤、刚柔不媚的琴艺倾透观众心扉,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而访台的第六篇章,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分量。在高雄、台北音乐厅,为闵惠芬举办两场“艺术之旅”专场演出,全部演奏历经时间砥砺的个人艺术经典精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