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性档案护中心建设研究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档案保护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Abstract:Facing the coexistence of opportuni? 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ese archives conserva? tion work,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archives career planning of national macro level and the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ortheast Document Conser? vation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setting up the regional archives protection center, and fo? 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s of it i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the establishment foundation and the in? ter agency cooperation. Keywords:Archives conservation;Regional ar? chives protection center;Northeast Document Con? servation Center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实际上是建立在地方档案工作之上的以档案抢救和修复为核心工作内容的机构,通常由多个省级或市级的公共文化机构在优化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联合建立,为所涉行政区域内的各个文化机构、机关单位、公司企业或私人提供档案保护服务,尤其是针对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与修复。本文借鉴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探索我国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方式。 一、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 当前阶段,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是国家对于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档案保护工作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国家对重点档案保护的重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重视档案的抢救工作,1984~1999年财政部共拨款7040万元抢救一批濒危档案。“九五”、“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补助达到7800万元,地方财政的经费使用与此大体相当。进入“十一五”后,国家每年投入9000万元进行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1]2016年4月7日,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重点强调了加强国家重点档案的开发力度,实施“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并鼓励各级档案馆加强区域合作,探索档案区域协作发展模式。2016年5月10日,国家档案局印发《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给予专项资金用于国家重点档案目录基础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点档案开发项目以及区域性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此外,国家还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档案文献保护工程,如“中国记忆工程”“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等。由此可见,国家对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视为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 (二)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发展缓慢 早在2008年,广东省档案局就曾将“建立区域性档案修裱中心”列入年度重要工作内容,这是国家进行重点档案保护和抢救工作模式的创新。[2]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并建立了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例如河南省档案保护技术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湖北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中心等,但是伴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面临着众多问题。一方面,此类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主要集中于历史档案的修复;另一方面,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业务合作与交流上存在不足,往往“各自为政”。更为重要的是,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外有偿服务,使得其资金来源无法实现自给,而过度依赖于政府资金的投入。同时,在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档案保护机构尚未独立建立,而通常设立于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之下,作为一个部门而存在,如江西省档案馆的档案技术保护处。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