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莆田春节风俗习惯小调查
调查课题:莆田春节的风俗习惯莆田春节风俗习惯小调查 莆田,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人口306.97万人,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由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使地理环境,许多的风俗习惯都被传统的莆田人民所延续下来,形成了莆仙人特有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底蕴。在面临着新式文明的冲击下,莆田的这些风土人情地域习俗更应该被广泛发扬和传承。 ?一、扫巡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有的地方从“ 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 有的地方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莆田特有的一种雕花床,是旧时的嫁妆之一)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有的地区群众在“扫巡”之后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线面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杂烩),期望来年阖家平安。 “扫巡”意味着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跨进大吉大利的新一年。这个有益于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 二、贴春联(农历十二月二十八)莆田的大多数地区贴的春联都是要在红色的春联的上头留出一段白,传说是因为当时有一年除夕,倭寇入侵,当地百姓纷纷逃出去避难,待戚家军打败倭寇后才返回家园,那些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多已遇难。为了表示对遇难者的哀悼,百姓们在补过除夕的同时,丧家贴素色春联,亲戚朋友贴白头春联。 此俗演变至今,民间过春节除了丧家贴素色春联不变外,一般人家(不论是否丧家朋友)一律贴白头春联。 三、红团红团是莆田人祭祀供品中必备的,也是莆田人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的一样东西。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制作时先将糯米粉拌上食红,然后加入适量的温水,揉成米或面团,再从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馅一般有糯米馅、绿豆馅、糯米绿豆馅、猪五花肉馅(较少)四种。四、除夕除夕,莆仙民间统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有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九过年,亦称三十暝,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围炉开始,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欢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在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则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十分丰盛,且大多有吉利的寓意,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粿,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他的菜,可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还有猪肉、鸡(鸭)肉、羊肉、焖豆腐、炖油炸豆腐、炒米粉等等。在厨房里的水缸内还要水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看重亲情,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为表示对亲人的思念,在围炉时,如果有人实在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辞年~拜天地 大年初一大年初一的早上莆田人每家每户都要吃上一碗线面(也就是妈祖面)寓意着全家人一年里健健康康长命百岁。吃完面后,就穿上新衣服,出门踏青游春。老人都会在这天的早上到乡里的各个寺庙点上一柱香,期盼全家人平安!大年初二按照莆田人的习惯大年初二是不走亲戚的,相传那一年,倭寇入侵到莆田一带盘踞了几个月,大开杀戒。一直到中国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赶来,才赶走了他们。这时已经是次年的大年初一了,当年初二那天,有很多家庭在倭寇之乱中丧失了亲人,正在办理丧事。很多亲戚朋友来家里探望,悼念死者。所以是一个忌讳、悲伤的日子。延续下来,就形成了初二不串门的习俗。大年初四莆田人在大年初四这天都要再过一个大年(仙游一代是初五过大年)。原因也是与倭寇有关。由于倭寇的侵袭,莆田人在那年的除夕夜没能在家里过,等到大年初二料理完丧事后才开始重新不过一个大年。和过小年一样的,初四晚上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围炉吃年夜饭。初五早上也同样的要吃长寿面。五、元宵节莆田人的元宵节通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