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海上暂定国界线.docVIP

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海上暂定国界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海上暂定国界线

南海断续线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各国海上暂定国界线   中国对南海的发现、认识、开发与命名,有历史记载的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江汉》,其中就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的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设立“南海郡”,治所广州,虽为在陆地的政权建制,但由于岭南先民发达的海洋性生活,其控制范围已涉及南海海域。   隋唐时期,中西交通盛大空前,中国在南海水域的生产、经营以及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在官修《新唐书》中,专设“广州通海夷道”,详细记录以广州为出发点,经九龙半岛,西沙、南沙海域,穿越南海通往东南亚甚至印度洋各国的一条清晰航道,沿途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约1万公里。直至16世纪前,这都是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中国对南海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元朝,中国政府经略南海,规模巨大。1292年12月,忽必烈派福建总督史弼、高兴、亦黑迷失等征集士卒2万,从泉州出发,“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西董山(据考证为今越南平顺一带海面),牛崎屿(亦作娱蟆屿,今南沙群岛一带),人混沌大洋(南沙群岛一带海域),橄榄屿,假里马达,勾栏等山”进入爪哇,平定叛乱。这一航海路线后来为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沿用,可见当时中国政府对南海的政治驾驭已覆盖南海诸岛。   明清以来,随着人们对南海错综复杂的地理地貌的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南海内的基本地理标志均在当时地图中标明,“七州(洲)洋”也即“广东外七洲洋”、“七州(洲)大洋”,指中国南海广大水域,中外史籍、地图均有记载。如Francisco Rodrigues绘于16世纪初的《中国地图》,在海南岛至昆仑岛之间,绘有“七洲洋”字样。道光时成书的《海录》所绘世界地图,以“七州洋”标注的海域直指南沙以及更南部的中外海境分界。光绪十三年(1887年)成书的《洋防说略》地图,七洲洋海域,东至马尼刺(今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南部涵盖千里石塘(南沙群岛),西至越南东海岸与万里长沙(西沙群岛)之间。清末,清廷外交官郭嵩焘乘船经中国南海出使西方国家,记载“在赤道北130,过瓦蕾拉(越南华里拉)山、安南东南境,海名七洲洋”。   据考证,16世纪葡萄牙航海图中,在现西沙群岛位置有“中国岛”(Chiis)的标注。其中永兴岛位置的命名为“Paxo港”,其下标注葡文(Cham),明确表明该地为中国渔民活动范围且归属中国。   从已经掌握的资料分析,最早从文本与海图上将南海定义为“中国海”的西方国家应是英国。当时世界海权强国的英国作为侵略中国的主导,英国舰船多次侵入南海调查测量,并依据南海历史传统与当时开发占有形势,对南海水域及岛屿测量、命名、记录成册,陆续刊登于海军部编辑的航海指南和航海图中。1868年出版的《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Directory),记载了南海海域诸岛中大量中国渔民的活动,并根据显然是海南渔民岛屿命名的发音,命名“景洪”与“鸿麻”两个南沙群岛的岛屿。据统计,仅19世纪80年代,英国以“中国海”为勘测对象的航海指南或地图就达6种。英国对中国南海的关注,一直延续近百年,现已掌握的1885年版《海道测量及航海气象年鉴》,1923年《中国海指南》(China Sea Pilot),1937年《中国海指南》,其中均不乏对“中国海”界内诸岛屿的情况描述,主要涉及中国海南渔民在这些岛上的生产生活、岛屿方位与命名。其中,对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定位的岛屿命名,也参考中国渔民的命名,这应是当时国际惯例。从中可见,西方殖民者对“南海”属于中国历史性水域的历史事实的认可与继承,其命名该水域遵从了“名从主人”的世界地名学原则与规律,是对中国传统南海海疆疆域的尊重。   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建立,地图学家胡晋接、程敷锴就根据清末舆图资料和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视南海诸岛的记载,编绘出版了《中华民国地理新图》。在这幅以民国疆界为基准,划出分区分省的系列地图册里,有一幅《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据初步考证,也就是在这幅图里,出现了南海的连续疆界线标示。继胡晋接之后,民国时期另一名地图学家屠思聪于1927年5月出版了《中华最新形势图》,其第七图为《中华疆界变迁图》。在这张图里,再一次出现了“连续疆界线”标示,从广西防城一直沿北部湾中越中间线往南,在西沙群岛南部兜过中沙群岛,东北向一直穿过台湾海峡东部,延伸到东海和黄海至鸭绿江口。   “二战”之后,中国与苏联、朝鲜、印度、缅甸等国发生多起疆界认定争议,在南海方面,法国殖民者已开始占领南沙部分小岛。为了专门处理此种争议,内政部特地设置方域司。该司主要职责为全面测量勘查中国疆界、疆界纠纷处理、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勘测、行政区域名称以及各级行政区域资料收集保管及图志编印的工作。1946年10月至12月,民国政府在各国公认的情况下,派遣“太平”舰、“中业”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