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和防治
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诊断和防治 摘要: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6%~30%,BCRL发生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不明,无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一项临床难题。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上肢淋巴逆向示踪技术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对BCRL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防治 据统计,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其病死率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1]。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乳腺癌手术中重要部分,而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6%~30%[2]。患者往往会因为BCRL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不清,且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至今仍是一项临床难题。 1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淋巴淤滞造影技术证实了淋巴梗阻是BCRL发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显示上肢水肿与淋巴管的收缩性(淋巴泵功能)下降明显相关。李?等[3]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淋巴泵功能衰竭假说:BRCL患者先天淋巴泵功能储备不足,腋窝淋巴结清扫增加了上肢淋巴泵输出淋巴的后负荷,由于长期超负荷做功最终导致泵功能衰竭而出现失代偿的淋巴水肿。Bates[4]在李?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组织间隙压力失调假说:因淋巴泵功能衰竭,由组织间隙进入毛细淋巴管的组织间液的流速明显下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分泌增多,VEGF-C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结合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对水分的渗透系数增加,导致淋巴液的生成增加,恢复组织间液由组织间隙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流速而达到新的平衡。 2分级标准 见表1。 3治疗 3.1非手术治疗 早期轻型病例首选治疗方法。 3.1.1机械物理治疗利用物理热能和机械压力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淋巴液回流,阻止纤维组织的增生。包括综合性抗淋巴瘀滞疗法、气动压缩袖套、高压电刺激和低水平激光治疗。机械物理治疗存在耗时多、周期长、停止应用后病情易反复等缺陷。 3.1.2药物治疗无特效药物,目前主要研究对象如香豆素等具有增强组织间液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促使巨噬细胞溶解蛋白质功能的药物。 3.2手术治疗多用于中重度水肿,依治疗目的分为降低淋巴系统负荷的手术(包括病变组织切除联合植皮法、负压抽吸法)、促进淋巴回流的手术(包括筋膜条引流术、网膜引流术、带蒂皮瓣引流术)和重建淋巴引流通道的手术(包括淋巴-静脉系统吻合术、淋巴管移植术、静脉代替淋巴管移植术、自体淋巴组织移植术)。 3.2.1病变组织切除联合植皮法原理是在切除水肿皮肤和皮下浅筋膜组织的同时也切除了深筋膜,试图建立深浅淋巴系统的联系,最早由1927年由Sistrunk[5]应用,随后Thompson[6]改良该术式,利用皮下组织瓣包埋于上肢神经血管束旁桥接深浅淋巴系统;两种术式存在临床疗效不满意、创伤大、瘢痕明显、上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等缺陷,目前只限于晚期BCRL病例的治疗。 3.2.2淋巴-静脉系统吻合术(lymphatic venous anastomosis,LVA)Campisi等[7]随访1800多例淋巴水肿使用LVA治疗的病例(T>10年),83%患肢平均还原度达到67%,85%患者无须物理治疗。沈文彬等[8]报道应用LVA治疗30例BCRL,为83.3%患者还原度>20%。LVA利用水肿时淋巴-静脉系统压力差达到淋巴液引流目的,不仅增加了新的淋巴通路,同时也加强了淋巴泵功能,但肢体消肿的过程中静脉和淋巴管之间的压力梯度逐渐发生改变,当静脉压≥淋巴管内压力时会发生逆流,吻合口易阻塞而致手术失败,其远期疗效不理想,需要进行大量吻合操作。 3.2.3自体淋巴结组织移植研究显示淋巴结的节律收缩有类似泵的作用,建立正常功能淋巴结的组织与淋巴回路障碍区域之间连接,利用淋巴结的泵的作用促进淋巴管再生,重建淋巴循环,可能是根本的治疗方法。Lin等[9]将腹股沟区淋巴结移植至手腕背侧,进行了13例治疗,并平均随访4.5年,其中12例患肢肿胀缓解明显(P<0.01)。淋巴结移植治疗BCRL的长期效果稳定, 尤其对于早期病例效果最佳,但淋巴造影并未证实有新生淋巴管出现,这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综上所述,BCRL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不肯定,其手术治疗难度大,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功能正常的淋巴管、评估术后淋巴功能恢复情况即手术效果,术前及术中应用淋巴造影技术如荧光淋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技术交底大全.doc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春秋航空 空客A320】ATA 32 起落架-2.pdf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路清扫保洁项目策划投标文件.doc VIP
- 补肾化痰通经汤:开启肾虚痰瘀型青春期闭经治疗新路径.docx
- 《高等教育学概论》.docx VIP
- ISO IEC 20000-10-2018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0部分: 概念和词汇(中文版).pdf
- 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