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叙事风格下中国小城
不同叙事风格下“中国小城” 摘 要: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经典之作的《呼兰河传》与《边城》,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相同的承载主体、大相径庭的叙事策略却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建树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意识。 关键词: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语言;现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50-02 一、叙事结构 结构是小说的形式要素,它关系着作家如何将事件组织起来进行叙事。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结构松散,被人们称为“散文化小说”。萧红不拘泥于一般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另辟蹊径,创造了不同于传统人物型小说的“场景型”小说。全篇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个堪称中心的小说人物,整部小说的叙述是随场景展开和变化的。小说开头两章描写了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呼兰河县,是东北一个寂静闭塞的地方,那儿的风光寂寥冷落,那儿的人故步自封。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这如同鬼魅般吸附各种过路大小动物的泥坑,直到全书结束也没有被填平。人们的实际生活卑琐平凡,但在精神上却有不少“盛举”。一年中必定有跳大神、放河灯、演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小说第三、四章写“我”的童年生活。后三章仿佛三篇独立的短篇小说,分别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死、有二伯的古怪性格和冯歪嘴子的异常生活画出了国人的愚昧灵魂,以警醒国民的民族意识。 作品看似散漫,其实这样的结构让读者在开篇领略极富东北地域特色的风俗画卷的同时便了解了小说的文化氛围,并为后面的故事、人物提供了先决场所,同时又使整部小说一开始就笼罩上了一种苍凉感。 中篇小说《边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又自成起讫,被人认为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诗”。小说开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小溪”、“小塔”、“单户人家”、“老人”、“女孩”、“黄狗”,这些看似简单的物像组合在一起,仿佛使人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比起“呼兰河城”,“边城“少了些许喧闹感、凝重感、苍凉感,而多了几分自然感、古朴感、静谧感。接着,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凄美的爱情,但爱情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因此,作者并不急于用紧张的情节推动人物情感乃至命运达到高潮。小说凭借端午赛龙舟的节庆活动为翠翠同傩送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契机。之后通过时间的转换,作品构建了天保、傩送两兄弟同时爱上翠翠的事实,并在此间穿插进王团总以碾坊为陪嫁,将女儿许配给傩送的情节。而傩送只喜欢“渡船”,不要“碾坊”,于是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以月夜对歌的方式同天保进行“公平竞争”。天保自知不敌断然远行,不料途中遇难身亡。傩送为此十分内疚,加之“碾坊”的逼迫,远走他乡。老船夫也在一个雷雨天撒手人寰,只留下孤苦无依的翠翠,等待傩送的归来…… 尽管沈从文的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完整,但较之于《呼兰河传》,《边城》有了相对完整的故事。作品紧紧围绕翠翠和天保、傩送的爱情展开情节,塑造了善良敦厚的老船夫、纯朴无邪的翠翠、豪放豁达的天保、秀拔超群的傩送、慷慨正直的船总顺顺以及热心助人的杨马兵等人物。透过这群凡夫俗子的生活,我们感受到了湘西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人性。同时,也体味到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 二、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是叙事者在叙事中的切入角度。恰当地运用叙事视角,不仅有助于作者话语的表达,还能增加作品的意蕴含量。《呼兰河传》虽然没有相对完整的叙事主线,但被认知的是第一人称的儿童叙事视角。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篇小说就是关于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但通过细读作品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的视角并不统一。它混用了成人和儿童两种叙述角度,只不过儿童视角在故事内起作用。这个儿童,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出入于孩子与成人、家院与邻里、主人与雇工之间。她的出现,为我们串联起小说的不同场景:祖父对“我”的慈爱之情、“我”家后院的快乐时光、“我”家周围的邻居、仆人等。 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真无邪的认识,于是“我”家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是那么的鲜活,“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1]20还有那极富悲凉意蕴的秋天在孩童的理解下,也带上了一丝轻快:“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要收拾收拾回家去了似的。”[1]23而这样的童心情趣放在冷寂、封闭的呼兰河文化背景下,更能透露出作品的荒凉感。 “我”带领读者走进奇幻的后花园、长着蘑菇的老房子,并见证了被迫在大庭广众下“洗澡”而亡的小团圆媳妇以及磨坊里冯歪嘴子那冷得瑟瑟发抖的妻儿……女孩的不谙世事与成人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是非价值判断。透过孩童视角,小团圆媳妇被开水活活烫死的一幕显得如此惊心动魄,有二伯的偷盗行为带上了喜剧色彩,冯歪嘴子的生活显得那么异常。在孩子的视野中,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料员工作内容.docx VIP
- P气瓶充装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doc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贵阳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则)——乌当组团.pdf VIP
- 图书出版合同(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正式版)D-L∕T 1770-2017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充排水技术规程.docx VIP
- 《结构全寿命维护》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VIP
- SI、PI协同的EMI分析—打印版.pdf
- Unit2 Travelling Around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