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外交口译史浅析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外交口译史浅析 [摘 要] 口译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交流所使用的工具,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封建王朝的口译分为先秦至五代十国和宋、元、明、清两大时期,本文试图对中国外交方面的口译历史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翻译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封建王朝;外交;口译;历史;语言 自从有了国家的存在,就有了对外交往。我国的外交活动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非常丰富,有统计表明,我国境内现在仍在使用的语言就有120种之多[1]。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要进行交际,达到相互了解,交流顺利就必须以翻译为媒介。口译,就是翻译过程中相对书面翻译更迅速,更有时效性的一种交流手段。 我国的外交口译发展大致经历了封建王朝时期、清亡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这三个阶段。其中,外交领域口译的发展又分别有其发展的高潮和低谷。本文将探究封建王朝时期我国外交口译的发展。 一、先秦至五代十国时期 由于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中国相对于周边地区来说文明程度较高,因此对外交往始终不断,口译活动也一直处在进行之中,但其中也出现过几大高潮和几次低谷。 《汉书》记载,周宣王(前827―前782)时期“四夷宾服,称为中兴”。所谓“四夷宾服”,即四方周边邻国前来“朝贡”的意思,但所涉及的邻国未具体说明。 春秋时期,“鲁隐公二年(前721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诸盟,公辞。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唐,复修戎好也”(《册府元龟?外臣部.盟吾》)。文中的“潜”与“唐”,均为鲁国的地名。这里的“戎”指的也是鲁国的邻国。[2] 由此可知,在秦以前,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已经有了广泛的外交活动,口译成为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 这一时期,已经设有专门的翻译职务:“象胥”,也就是翻译官,也被称为“舌人”或“寄”、“象”、“狄?”、以及“译”等。 到了汉代,口译活动因外交活动的影响而主要聚焦在西域一带。公元前202年建立的西汉王朝及其后的东汉王朝不仅加强了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也开始了同欧亚各国的友好交往,并形成了最初的丝绸之路。[3]汉朝时中国国力强盛,其外交机构主要有两部分:(1)掌管主动归降国的典客;(2)掌管战败被迫归降国的典属国。“典客”下属的翻译官员有“译官令”和“译官丞”,其中“译官令”是“译官丞”的助手。“典属国”下属的翻译官员称为“九译令”。与汉朝政府相同的是,其他各个国家也配备有专门的翻译官员,均称为“译长”。 魏晋时期,政府与西域各国交往较少,到了晋代,只剩寥寥几个。而到了南北朝时,与西域和中亚的沟通交往又兴盛了起来。这一时期外交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周边及西域各国的交往上,口译活动也集中在这一区域。 隋唐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大兴盛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中外交往空前繁荣。此外,中外通商、通使不断,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外交口译方面,隋炀帝在位时曾招募能出行远方的“使人”,即是通晓他国语言的人。在此之前,翻译人员都是地位低下之人,而在隋朝时,有一名通晓鲜卑语的官员则“屡被遣为‘译使’”[2],深受隋炀帝器重。唐朝时,对外交流十分兴盛,与唐朝通使往来的国家多达70余个,前所未有。因此口译活动也十分兴盛,学习西域语言成为当时的一种潮流,连唐太宗的儿子承乾也喜欢学习突厥语。当时的很多文字资料,都是由口译译员现场翻译再由人笔述而成的。此时的口译译员有两大特点:(1)数量较少。当时虽然对外交流广泛,但是未能建立起系统的译员培训机制,所以相对于数量巨大的翻译工作,口译译员比较少。(2)外国人居多。当时来华外国人很多,所以封建政权除了聘请懂得外语的中国人担当口译的工作外,还聘请了懂得汉语的外国人。 五代十国时期是隋唐至宋元的过渡期,由于国家林立,政权纷杂,所以对外交流无法与隋唐或者宋元相比。但是一些重要的外交关系,如与日本、高丽、新罗、天竺等国的经贸外交并没有断绝。 二、宋、元、明、清时期 如果说先秦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外交活动导向致使该时期的口译活动主要是向西域延伸,那么宋元明清时期则不仅仅是向西延伸到了今天的阿拉伯地区,也延伸到了东南亚及沿海地区。 宋代的外交体制与唐朝不尽相同。在鸿泸寺下设有不同的机构分管来自各国的朝贡事宜。其中,往来国信所、礼宾院、都亭西驿、怀远驿等都掌管“朝贡互市译语”,也都配有翻译官员。到了南宋,鸿泸寺被裁撤,外事活动由礼部接管,设“客省”,主管外国使节朝觐上供事宜,也必然配有翻译人员。这一时期,口译译员地位较为低下,称为“通事”。通事并不能直接与皇帝对话,而是要经过中书省的舍人(指皇帝身边的内臣)传给皇帝。这一时期外交的繁盛带来的是口译活动的多样化和频繁化。 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疆域最大的朝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液相色谱U-3000使用说明书之五.pdf VIP
- 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涯发展报告.docx VIP
- “讽刺类小说”群文阅读《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件.pptx VIP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四.pdf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2.1 合并同类项.pptx
- u-3000使用说明书之一.pdf VIP
- BS_EN_50262_1999_中文版.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docx VIP
- 闸门液压启闭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 单项式乘单项式学年八年级数学公开课比赛一等奖.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