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红文学作品中矛盾意象深蕴
萧红文学作品中矛盾意象深蕴
[摘 要] 意象在古代乃至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已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法,是作家思想情感的寄托。在萧红作品中则交织着一对对矛盾意象,冬春的季节矛盾意象展示了她叛逆的性格;门窗一关一开的矛盾意象预示着她坎坷的一生;太阳温暖与毒辣的矛盾意象揭示了萧红对社会的解读。因此,萧红创作中的意象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其的解读,能更深入的了解萧红作品的深蕴及她一生的苦涩史。
[关键词] 萧红;矛盾意象;深蕴
萧红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她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文学之路是辉煌的,心灵之路却是坎坷的。正如茅盾在《呼兰河传》序中所言:“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是作品所描述的现实让人不忍读,还是作者本人的坎坷经历让人不忍?本文将沿着她给我们的暗示――意象,解读她的作品,揣测她的思想情感。
夏之放在《文学意象论》一书中对意象的涵义做了精辟的解释,“作品中的‘象’已都不只是客观事物的物理现象,而是主体的心理现象,是意中之象,是渗透了主体的理解、情感和行动倾向的‘象’。在意与象的融汇结合之中,决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意’始终占据着支配地位、主宰地位。”[1]
一、在冬与春的边缘
人文地理学上的名言“文化产生于自然景观。”[2]这似乎已成为衡量一个民族进步与否的标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早期就具有了内陆文明――思想保守,这已成了中国人“无意识”的共性。尤其是深处内陆最北端的呼兰河,严寒的北风吹熄了人们的希望,冻结了人们的思想。
北国的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长的季节,也是最难熬的,因此作品中的冬天给萧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作品中描写了冬天的严酷,“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更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3]大地在此时已成为严冬的牺牲品,那么天地的主宰者人类在忙着什么? “街道上和邻家院子,都是静静的。人声非常的稀少,人影也不多见。只见远近处都是茫茫的一片白色。”[4]显然人们也都足不出户,像黑熊一样在家冬眠,像躲避自然灾害般等待着漫长冬季的结束。当面对严寒的冬季时,人们不再顽强的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无望的等待。无论风、霜、雨、雪,你要是挺过去了,则能生存,反之,则被淘汰。所以,“冬天”意象给萧红带来的深刻印象就是她周围的人群思想都是保守的,行为都是荒唐的,性格也都是逆来顺受的,并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呼兰人。
“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出在这里、那里。郊原上的草,是必须转折了好几个弯儿才能钻出地面的,草儿头上还顶着那胀破了种粒的壳,发出一寸多高的芽子,欣幸的钻出了土皮。河冰化了,冰块顶着冰块,苦闷地又奔放地向下流。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春来了。人人像久久等待着一个暴动,今天夜里就要举行,人人带着犯罪的心情,想参加到解放的尝试,春吹到每个人的心坎,带着呼唤,带着蛊惑……”[6]春天来了,不管生命如何低贱、生活如何悲苦,每个人都有权埋下自己希望的种子,赋予它生命力。《小城三月》里便塑造了一个种下爱情之种的翠姨形象。她是一个美丽温柔的农家少女,家境贫寒,所以未能及时接受到教育。当春天吹到遥远的北方时,也隐隐约约吹开了她的芳心。她同“我”堂哥的接触中感受到了新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价值,身体内便有种东西使她血气上涌,但她的寡母却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又矮又小的男人,她无法逾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鸿沟,最后抑郁而终。春天她的爱情种子已经埋下,并赋予了它以生命力。
冬、春在四季中是矛盾的,呼兰河的冬、春更是如此:冬天严寒而漫长,春天短暂却富有生命力,因此在它们作用的影响下所展示的人物性格也是截然不同的,冬天赋予了呼兰河人以保守思想、荒唐行为、逆来顺受的性格,而春天虽短暂却赋予了他们向往并追求自由的生命意识。萧红则是深受环境影响,但又不受环境所限。她赋予了冬、春丰富的意蕴,但是她却在面对冬天和春天时表现出了有别于呼兰河人的叛逆和独立,她有着春天般的激情,而且敢于突破世俗的清规戒律去追寻自己的幸福、自由。正因为她的独立与叛逆,所以她走上了离家的不归路,也注定了一生的漂泊,同时为她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二、在温暖与毒辣的罅隙
《生死场》是萧红的重要作品。小说中“太阳”意象比较耐人寻味。小说中的太阳到中午则会毒辣起来,炙烤着人们,让人们的肌肤感觉到疼痛并伴随着汗水,犹如在伤痕上撒盐,人们难以忍受,所以人们通通视太阳为大地的独裁者、施暴者。怨归怨,说归说,人们若想生存,必须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这是农耕的自然法则。人们则在不知不觉中视太阳为权威的独裁者。东北的地域特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