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T西进成渝竞局
IT西进成渝竞局 一场改写全球IT业版图的巨变,正在中国西南部发生。那个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是世界代工之王富士康;两个奋力拼抢的球员,是两个成长中的巨人――成都和重庆。角逐进入白热化,比分在不断改写。 成都这边,富士康旗下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已于2010年10月下旬投产,年产4200万台,超过深圳龙华厂区3000万台的产能。 重庆那边,早在去年5月19日,富士康在重庆的产品外销基地已完工,重庆将在2012年形成年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规模,占据全球1/3产能。 英特尔、宏?、戴尔、惠普、德州电器、联想、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在富士康布局成都、重庆的牵动下,世界IT产业掀起前所未有的西进大潮。 “成渝”竞争IT巨头 成都、重庆两地双雄竞逐,成为诱发此次IT业西进的契机。 2010年富士康身陷“十二连跳”风波。受工资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富士康于当年9月份出现订单违约危机。 郭台铭受困之际,成都、重庆竞相出手,力邀富士康西进。 2010年5月26日,四川省政府与鸿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成立。郭台铭提出的条件很苛刻:要求3个月内建成几十万平方米的厂房,半年内厂房达到170万余平方米;厂房要建在综合保税区内;项目开工,2万名工人就要到位;项目用地4平方公里,另需10余平方公里做生活配套。 成都展示的竞争力让郭台铭大吃一惊:签约4个月后,9月30日,16万平方米厂房建成,2万名工人已到位;9月25日, iPad生产线安装,10月18日即调试完毕并进行了出口通关测试,第一批苹果iPad运往美国。 重庆在效率上也毫不示弱。富士康重庆外销基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完成了签约、立项和奠基。 成渝速度救了郭台铭的场,使得富士康的处境在短短两个月内得到扭转,其最大代工品牌苹果iPad平板电脑产量,由每月100多万台提升至2010年第四季度的300万台,发货时间由36个小时缩短至24小时。 “决战”棋局精彩纷呈 “救场”之战,只是一场厚积薄发的“总决赛”。事实上,成渝两地争夺富士康这盘棋,早在数年前就已落子。 2007年底,刘奇葆转任四川省委书记,其时重庆与成都同时获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刘奇葆意识到,缺乏产业带动的城乡统筹,容易导致城市化外延的破碎式发展和农民的聚居返贫。为此,他上任后的首务,便是把富士康招进成都,以形成对全省的产业辐射。 在刘奇葆邀请下,郭台铭2008年5月访问四川。随后,鸿海代表来蓉洽谈投资。约见洽谈的时间是5月12日下午两点半。双方正在休息室等待,忽然间山摇地动,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暂时打断了富士康落户的步伐。 趁四川忙于灾后重建的关口,重庆后来居上,用另一张牌把郭台铭拉了过来。 当时,黄奇帆做了个估测:未来两年,全球笔记本电脑消费将新增1.6亿台。重庆的目标是吸引其中的8000万台产能落户。 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确保IT整机零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加上西部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重庆的竞争力就能发挥出来。 靠着“整机+零部件”这张牌,黄奇帆稳步出拳。先是在2008年12月,把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厂商惠普拉到重庆落户。重庆对惠普承诺,如果在3年内,零部件生产无法实现80%本地化,由此产生的一切物流成本,重庆政府全额补贴。 2009年2月9日,黄奇帆亲往台湾,向郭台铭施展纵横之术。黄称,惠普在重庆有4000万台订单,如果富士康过来,可以既做零部件,也做整机。 对郭而言,黄奇帆的到来,恰如一场及时雨。于是,2009年8月4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在重庆签约,惠普正式下单4000万台整机。 此后,重庆市政府跟三家达成特别条款:英业达把重庆作为其全球第二个基地,广达把重庆作为其第三基地。重庆80%零部件本地化的时间表,也由3年之内提前到两年之内。 重庆的斩获,对四川触动不小。于是,从2009年6月开始,成都全力提速与富士康的谈判进程。当年10月,郭台铭与成都签订10亿美元大单,拟投资LED液晶电视、液晶模组、LED背光模组等面板生产线,和重庆基地形成上下游配套。 彼时,成都的区域政策优势逊色于重庆。2008年上半年,成渝同时向国务院递交方案。是年底,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率先获批。而成都只获批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去年2月,10.3平方公里的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再次获批,两地政策距离进一步拉大。 成都急了,加快追赶。重庆的西永综保区从申报到获批历时半年;而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从申报到去年10月18日获批,三个月搞定。 为了满足IT业订单出口所要求的快速供货,成渝两地各出奇招,打起一场缩短物流时长的比拼战。 成都这边,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