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生命自觉、学术自觉到文化自觉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陈兴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厦门/361005)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K1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IAI130080)研究成果。
摘要:潘懋元先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他以80年学术经历诠释了作为“教师”、“研究者”和“知识分子”的多重角色与使命,同时也彰显了他从生命自觉、学术自觉到文化自觉的追求过程。
关键词: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认同;自觉意识
潘懋元先生是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创者、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作为教师,在80年的杏坛生涯中他桃李满天下,弟子遍神州;作为学者,他著作等身,由他开创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事业已成显学、蔚为大观;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他的著作与思想远播海外,受到国际同行的尊重和赞誉。无论是“立功”、“立德”、“立言”,他都为学界塑造了新的高度,树立了一个标杆。他以自身经历诠释了作为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的多重角色与使命,同时也彰显了他从生命自觉、学术自觉到文化自觉的追求过程。
一、 生命自觉:“人师”典范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当如何界定?梁漱溟先生讲:“人之所以为人在其心;而今则当说:心之所以为心在其自觉。”“一言以蔽之,人心基本特征即在其具有自觉,而不是其他。”[1]这种“自觉”在苏格拉底那里体现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叩问。这种“自觉”实质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自然流露,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理解、自我确信、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生命运动及其表现出的种种特性。它是人对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世界及其最高意义的自觉意识和不懈追求。[2]从生命自觉的角度看,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界定自我(人)、安顿自我(人)的过程。
人要界定自我、塑造自我首先要寻找一种安身立命的方式――职业。可以说,人对于职业的态度集中反映了他生命自觉的广度、深度。历来人们对于“职业”的理解可说千差万别,尤其是在当代,我们有多少人把职业技术化、功利化、工具化了!又有多少人对职业缺少了温情和动力!甚至又有多少人把职业看作人生的“枷锁”和“束缚”!我们不妨看看韦伯的观点,韦伯认为“业”(Beruf)是一个伦理概念。业具有“使命”的含义,不是养家糊口的饭碗,而是作为“使命”的职业,是“伦理之业”――“天职”。[3]无独有偶,1789年5月26日,席勒在耶拿大学举行的《何谓世界史以及为何要学习世界史?》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一对针锋相对的概念:“面包学者”(Der Brotgelehrter,也有译作“利禄之徒”)与“哲学之士”(Der Philosophischer Kopf)。[4]这里的“哲学之士”与韦伯所谓“以学术为志业”的大学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总结韦伯和席勒的观点,所谓“志业”,就是听命于某种神圣的召唤而进行的一场生命实验。[5]不可否认韦伯关于职业“奉召”、“使命”、“天职”等论述带有浓郁的基督教背景,但是他将职业视作“伦理之业”,要求从业者遵守心中“道德律”的看法不仅提升了职业的意蕴,而且让“职业”与“生命自觉”融为一体。
从生命自觉的角度看教师职业,那么这种职业如鲁洁先生所说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摄养”[6]。教师职业同时也是以自身的生命之光点亮另一个生命的光辉历程,是生命与生命一起走向敞亮。通常情况下,人们把教师职业的生命自觉概括为作育人才的社会责任与使命――“这种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教育爱’,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以及教育人道精神”[7]。
回顾潘懋元先生80年从教经历,不能不说他将“教育爱”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高等教育学?从生命自觉、学术自觉到文化自觉
一是体现在将“兴趣”和“理想”结合,对自身教师身份的高度认同。这既体现在潘懋元先生在“文学”与“教育”之间的取舍①,也体现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反思②,但归根到底体现为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教师”身份的珍视――他坦言在旧社会,学教育、当教师是不吃香的,因为既不能当官,又不能发财。但潘懋元先生却认为自己“学到了最有意义的知识,找到了最有意义的职业”[8]。潘懋元先生在15岁于树德小学初涉讲坛,后在锲金小学第一次正式成为小学教师,从此开始了80年不间断的教师生涯。回顾这80年的从教经历,他说这“不是一条虚线,而是一条教师生活绵延不绝的实线”,而期间由于时代和政治的原因,他一度远离讲台担任教学行政工作,但是那种“没有直面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六章第4讲简单的线性规划.ppt
- 逼女儿出国拆散男友,“玷污”亲情走上不归路.doc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七章第1讲直线的方程.ppt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六章第3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ppt
- 比较法视阈下流域生态补偿的路径选择.doc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七章第2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ppt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七章第3讲圆的方程.ppt
- 比较视野下国内研究生培养研究.doc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七章第5讲椭圆.ppt
- 2019版高考数学(文)新课堂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第七章第4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ppt
最近下载
-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应急预案.pptx VIP
- TsaiPress冲模设计软件使用手册.pdf
- 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pdf VIP
- 道亨软件教学视频-大跨越.pdf VIP
- 第十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灌肠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docx VIP
- 第八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基于GEC6818的智能家庭服务系统.doc VIP
- 第七级 词汇梳理(含英文,中文,音标)-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之100天分级突破高考英语词汇.pdf VIP
- 火电工程项目执行概算的编制及作用 function & compiling executive budget 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engineering.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