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英国戏剧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世纪50年代英国戏剧解析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戏剧解析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戏剧相对繁荣,英国戏剧界涌现出一批颇具特色的剧作家,戏剧又一次成为英国文学的主要形式。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蹂躏,剧作家们试图努力颠覆传统,展示人类生存问题, 其剧作的语言特色更是耐人寻味。 英国五十年代的戏剧大都带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政治色彩,反映人的生存状况或社会现实,同时这一时期的作品对英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 英国戏剧 主要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4BWW007)和2014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2014lslktziwx-1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是英国戏剧文学的一次高潮,也是20世纪英国戏剧文学的第二次高潮,对当代英国戏剧乃至整个世界戏剧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在人心中留下了难以平复的阴影,人们对世界开始产生怀疑,绝望。一些英国戏剧家在继承现代主义作家的叛逆精神的同时又试图努力颠覆传统,展示人类生存问题,其戏剧手法别致新颖,将戏剧推向新的进程。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在英国的戏剧的舞台上撕下了“荒诞派戏剧的种子”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则拉开了这一时期戏剧创作高潮,许多剧作家开始审视二战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述他们对英国社会历史的关注,如哈罗德?品特、威斯克、爱德华?邦德、约翰?阿登都试图通过自己的戏剧作品向人们展示战后历史,研究社会道德、文化,揭示战后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本文将对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戏剧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从这一时期的主题特征,语言特色以及这一时期剧作中反映的社会性和政治色彩进行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的戏剧对当代英国戏剧的影响乃至世界的影响。   一、1950年代英国戏剧的主题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戏剧大都被冠上荒诞派戏剧的标签。剧作家通常通过戏剧的主题来体现对现存世界的不满。法国荒诞派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对“荒诞”这个词做了解释说:荒诞指的是丧失了目标,被割断了宗教,抽象的和超自然的根基,人垮了,人的所有行为都变得没有意义,毫无用处,不协调。”[1]这一简短语言高度概括了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人类对生存环境和宗教信仰的质疑,整个世界似乎毫无意义,荒诞至极。荒诞派剧作家对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产生质疑,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质疑,以及对现存世界的质疑,这一主题特征贯穿于荒诞派的始终。   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约翰?奥斯本特、哈罗德?品特等。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奠定了英国荒诞派戏剧的基础,影响颇深。《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剧,文中以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佛拉季米尔的对话为主线,向观众展现了一个荒诞无稽的世界。就《等待戈多》情节而言,它打破了传统戏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的束缚,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为戈多的神秘人物,至于戈多是谁,他什么时候来,他们却一无所知。空荡荡的舞台上唯有一颗孤零零的树预示着,在战争的摧残和破坏之后,世界陷入一片荒芜,单调乏味的状态,人在这个荒芜的世界不断迷失,怀疑存在的意义。   在《等待戈多》中两个流浪汉的对话象征着这个世界生活是如何单调,枯燥。它强调着通过各种反复发生的情景而变得具体化的存在主题和一个空荡荡的世界。如在第一幕结尾处,爱斯特拉岗问道:“恩,咱们走不走?”佛拉季米尔回答说:“好,咱们走吧。”[2]但是他们仍坐在那里,谁也没有动。在第2幕的结尾,戈多仍然没有出现,两个流浪汉站在那棵树下说着同样的话,只不过是互换了下台词罢了。贝克特的另一部荒诞剧《结局》着意描写的也是人类在一个荒诞无稽的世界上的尴尬处境。世界就像一座监狱,个体在这个监狱里服从最终的放逐。被指定给人的地位在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   哈罗德?品特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深受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戏剧创作理念和风格的影响,品特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及他所经历的那个年代,创作了一部部独特风格的“威胁戏剧”。在他的作品《送菜升降机》中剧中的两个人物班和格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展开了一段段毫无逻辑的、零碎不合理的对话,向观众展现其生活的无意义性和命运的不可知性。透过荒诞不经、神秘离奇的戏剧情节,展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世界的荒诞性。这和《等待戈多》中爱斯特拉冈和佛拉季米尔的谈话情节异曲同工,都是通过荒诞的闲聊,在等待神秘的未知过程中体现存在的主题。它们都缺乏连贯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都试图以荒诞不羁的形式表现人在荒诞世界里的生存状态。品特的另一部剧作《生日晚会》中的对白模式也充满着弦外之音,该剧和《等待戈多》一样,都是对人类存在现实的思考。   欧仁?尤奈斯库在他的《解毒剂》中说:“我们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