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docVIP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

后进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   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对大量后进生进行筛选。确定研究后进生三类心理问题:逆反心理型、自卑心理型、孤僻心理型。并圈定具体同学,然后通过大量的家访、谈话等方法,得出“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的成果,现概述如下。      一、“后进生”心理特征的表现      (一)“逆反心理型”(潘逆反)的表现   1、2006年5月5日,潘逆反无端谩骂班干部,说这些班干部替老师办事是“拍马屁”,有时甚至打班干部。以致班干部的家长对我说:不要让他的孩子任班干部,否则让他很为难,也很吃亏。   2、2006年5月8日下午放学后,我把潘逆反叫到宿台,先是很很地给他训了一顿。当然,他很不服气。我给他讲了雷锋和赖宁的故事,他说现在的时代是金钱的时代,雷锋和赖宁已过时了,雷锋和赖宁已出国了等等。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潘逆反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想象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学校领导、教师的教育。   3、对不良倾向产生认同感。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分庭控礼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潘逆反时常在颂扬这些哥们义气,跟他们在一起觉得自豪。      (二)“自卑心理型”(张自卑)的表现   1、2006年10月12日中午,听同学报告:张自卑同学带把水果刀要和同学打架。我马上冲到教室,首先把话明的水果刀收起来,并带他到办公室。   我:“你为什么要和人家打架?”   话明:早上放学,某某同学骂我。   我:这把刀捅过去会死人的,杀死人要偿命的,你知道吗?   话明:知道。   我:你不怕死?   自卑:不怕!   说着,自卑做拿刀的样子往自己的脖子上抹。我很生气,狠狠地给他训了一顿。   2、2006年12月13日下午,我把自卑叫到宿舍。我说:你前天为什么不当好值日,还笑那些负责人的同学?没想到,他就哭出来,并且说他们笑他。……   这种心理的人,对待挨骂、批评特别敏感: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他们往往不能接受消极、过低的评价,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言行会作出不正常的反应,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极度消极。   3、2007年5月15日,我把张自卑叫到宿舍,和他谈心。如数家珍地说出他的优点:能吃苦,独立能力强,学习也有进步等。这时的自卑显得很高兴且很自信。   这种心理的人,对表扬过度反应:自卑感强的儿童,虽感到自己不合格,但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适当的表现。他们常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赞扬,以减轻他们心灵深处因自卑而遭受的折磨。   4、2007年6月12日下午,我把自卑叫到宿舍。我说:你前天为什么笑素珍同学数学考得好,笑班长是拍马屁。还打他?自卑说,“他们笑我笨,长得难看”。      (三)“孤僻心理型”(潘孤僻)的表现   潘孤僻,男,15岁,初一年学生,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接触,很少与人交往,整天一个人坐在家里看书。身体虚弱,经常吃药治疗。   2007年6月8日,我到他家,此时的他就读小学六年级,学习很用功,成绩还可以。他的姐姐地理、生物会考前印发的一些资料,他也认真阅读。但他很少和客人打招呼,包括我。   2007年8月15日,许多孩子都在打球,我叫他和他们玩。他就是不去,几乎生气。一个人坐在树下发呆。   2007年9月15日,据孤僻的家人反映,他学习很认真,晚上自习到9点多,早上5点多就起床读书。但成绩就是上不来,特别是英语。   2008年3月21日,我对孤僻的家长说,孤僻的学习成绩老是上不来,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应多鼓励和同学们沟通,也包括和父母多沟通。我也给自卑做工作,和同学“团结――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不懂的问题要和同学探讨研究,这样才会进步。      二、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逆反心理型(潘自卑)的成因   1、潘自卑长期超负荷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孩子可塑性强,在”高压政策”威胁下,逼孩子”跳高式摘果实”,不承认差异,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很少。超负荷地读书,大脑超负荷地开发,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2、自卑家长长期以来采取家庭专断式的教育,使之产生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烦,你越打,他越硬。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不能沟通,产生抵触心理,仇视他人,厌恶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美善可言,皆为尔虞我诈,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