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乐宫巴尔特式解读
游乐宫巴尔特式解读
内容提要:作为典型的元小说,“迷失在游乐宫”通过引入侵犯叙述者、关注小说创作本身和打破传统的文本结构等创作手法,详细刻画了主人公在迷失时的所思所虑,这些思虑不是简单的胡思乱想,而是作家对小说写作本质的探索与思考。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强烈的作者/叙述者自我意识,与法国叙事学家罗兰?巴尔特的三个著名概念――“作者之死”、“可写性文本”和“文本的极乐”――相互辉映,验证了这类文本的解构主义特征。
关键词:“迷失在游乐宫”自我意识“作者之死”“可写性文本”“文本的极乐”
作者简介:林玉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叙事学、文学批评理论、文学语用学。
Title:A Barthesian Interpretation of Funhouse: The Deconstructive Features of“Lost in the Funhouse”
Abstract: As a typical metafiction,“Lost in the Funhouse”makes use of an intrusive narrator, the comments on the novel-writing process and the deconstructed textual structure to illustrate the protagonist?s contemplation at the time of his being lost in the funhouse. The contemplation is the author?s reflection on the nature of novel-writing rather than the protagonist?s random thoughts. All of the narrative devices employed contribute to the self-reflexiveness of the story as a metafiction and are parallel to Roland Barthes?s three famous concept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writerly text,” and “the pleasure of the text,”which feature the deconstructivism of postmodern texts.
Key words: “Lost in the Funhouse”self-consciousness“the death of the author”“writerly text”“the pleasure of the text”
Author:Lin Yuzhen is a Ph.D. candidate at the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052,China).Her academic interest is innarratology, literary criticism and literary pragmatics.Email:lyz_5417@
学者型作家约翰?巴思在接受查理?莱利的访谈时曾说:“或许我希望读者耐心一点:同我一起呆一会儿;如果你能坚持住,我将为你奉上一个好故事”(莱利147)。巴思之所以要他的读者耐心一点,是因为他在为读者奉上一个好故事的同时,将小说写作本身置于最突出的位置,令读者在寻求故事内容的同时,无法忽略其作品的风格与形式。他1968年出版的小说“迷失在游乐宫”就企图讲述这样的“好故事”。
“迷失在游乐宫”里共有14篇故事。既不是一部小说集,也不是一个选本,各故事并不相互独立而是构成一个系列整体。当然,对这部小说的整体把握是建立在对各个小故事的深入理解之上的。比如,篇名小说“迷失在游乐宫”就值得详细解读。汤姆?塞缪尔说,““迷失在游乐宫”里的最佳小说肯定是篇名小说”(Seymour 189)。还有人认为,这“是他影响最大、最不易读、又最获赞誉的杰作”(仵从巨53)。这篇小说之所以独树一帜,乃是因为它完美地综合了各种后现代主义技巧,以凸现该小说的最明显特征:小说的自我意识性。自我意识性通常是与小说的自我反映性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的解释:“自我反映这一术语适用于那些公开反思自身艺术创作过程的文学作品。这种自我指涉性常见于那些不断地谈及自身虚构状态的现代小说中(见元小说)”(波尔蒂克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