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声音发展带来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浸式声音发展带来思考

沉浸式声音发展带来思考   【摘 要】 以杜比全景声的应用发展情况为例,反映沉浸式电影声音格式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是否所有影片都需要用沉浸式 声音、何种影片适合用沉浸式声音技术的思考。   【关键词】 沉浸式声音;杜比全景声;环绕声;电影声音格式   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6.01.004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mersed Sound’   ZHANG Xiao-yue   (Beijing Film Academy,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lby Atmos as the example,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mmersive film sound format, and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whether all movies need to use immersive sound, and What kind of film is suitable for immersion sound technology.   【Key Words】immersive sound; Dolby Atmos; surround sound; film sound format   “沉浸式声音”多被用于体现近年来最新的电影声音格式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和Auro-3D(巴可3D声音技术)的能力。从2014年开始,这一词在中国铺天盖地而来,将一直躲在幕后的电影声音极速推到了观众面前。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中国,也不仅在观众层面引发热议。2014年9月6日,由MIX杂志、CAS与MPES联合在美国洛杉矶卡尔弗城的SONY电影公司举办的“Immersive Sound―from Production to Playback”的主题活动,成为当年内全球电影声音行业最为瞩目的一次活动,会上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正式启幕: Immersive Sound――沉浸式声音成为多声道电影声音的正式名称,2014年成为沉浸式电影声音的元年[1]。   此外,近四年来“沉浸式声音”被广泛宣传,从另外两个角度看也有积极效用,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沉浸式声音”是很多专业技术名词的“代言人”,是对作品效果的有效表达;而对于电影商业来说,它是在互联网横扫一切的时代中激发观众走进影院欲望的“救命稻草”之一。   1 沉浸式声音“旧词重提”的缘由   其实,“沉浸式声音”被用于描述电影声音早已有之,主要用于描述多声道环绕声的效用。但随着5.1路多声道环绕声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应用,人们习惯了这种标配,因此,无论是发行方、放映方都不再用“沉浸式声音”及相关用语试图吸引观众。创作者则一直在挖掘环绕声制作的潜能,实验性地开发了6.1、7.1和11.1等环绕声,成就了极少数的作品,但在世界范围内并未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因而,在至少10年内,“沉浸式声音”几个字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少。大家言必称5.1环绕声。   从20世纪40年代的Fantasia、50年代的多声道立体声、70年代的杜比立体声、80年代的杜比SR和THX、90年代的杜比数字环绕声、DTS、SDDS和EX,2000年以后的6.1环绕声、7.1环绕声再到如今的全景声,电影音频技术的发展就是追求沉浸式体验的历史。例如,Michael Miller在2004年就写文章说到:“环绕声开启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使观影观众沉浸(Immerse)在他们正在观看的电影之中。从一开始,电影就已经驱使环绕声技术的发展了。”①   2012年开始对沉浸式声音“旧词重提”的缘由,或者说促使电影声音界开始总结归纳多年来的多声道电影声音的发展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源于杜比全景声的发布。的确,杜比全景声与之前出现过的所有的多声道格式相比确实有其超越之处。导演阿方索卡隆描述到:“正如3D技术为我们增添了视觉维度一样,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技术为我们营造了音频的一种虚拟现实,从而让电影观众完全沉溺于影片的听觉之旅中……不同的和声从剧院中的不同扬声器里发出,不断地变换、碰撞以及融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动态体验。”②   虽然,杜比全景声不能说是多声道格式的终极选择,但杜比公司几十年来又一次站在了声音技术发展的前沿。与此同时,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地的知名导演、公司合作拍摄影片,通过影片的推广和成功进行宣传。自此,一系列用全景声制作的大片浮出水面,并且其中获奖影片逐渐增多。全景声站稳了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