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理想人格与对当代心理学启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理想人格与对当代心理学启示

周易理想人格与对当代心理学启示   摘要《周易》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周易》的理想人格经历了《易经》思想和《易传》思想两个发展阶段。《周易》思想具有实践主义特色,对建立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当代心理学有重要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Ideal Personality of Study of Zhouyi and its Inspiration to Modern Psychology   WANG Guoq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Ideal personality advocated by Study of Zhouyi has great influence on later society. And ideal personality experienced two periods: I Ching and Yi zhuan. Study of Zhouyi is a practical theory. Its a great reference to the Socialism ideal personality, and giv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to modern psychology research.   Key wordsStudy of Zhouyi; ideal personality; modern inspiration      0 引言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上下篇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一般认为它成书于殷周之际,系我国最早的文献之一。《易传》是关于卦辞与爻辞的注释和论述,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传说“十翼”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后来人著作,成书于战国时代或秦汉之际。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海尔姆特?维尔海姆曾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当代学者已经对《周易》在思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可以说,《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   1 当代心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界定   自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概念之后,理想人格才开始成为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内容。当前的研究一般认为,理想人格是指能表现一定学说、团体以至社会系统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的理想的、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典范的行为倾向和模式。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许多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成就理想人格而展开的。而这一传统的源头,自然要追溯到《周易》。《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完整阐述人格理想的著述。《周易》以“天人合一”,通“天人之际”为理想境界,其人格理论自然也不例外。这与当前把社会道德范畴理解为人格的本质内涵的主流思想是极不相同的。   2 《周易》的理想人格及演变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已经表达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都渗透着《易经》的基本观念:天人观、阴阳观和发展观。第一、因循自然,效法宇宙精神是《周易》人格理论的总特色,也是天人合一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二、《易经》按照“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系辞下》)的原则,从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类自身中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阴阳合德,刚柔相济,阴阳的矛盾统一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第三、《周易》中也孕含着相当深刻的发展观念。《周易》之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显著性和普遍性。《易经》的每一卦都独立为一组,描述一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每一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都区分为六个阶段。《易经》的理想人格观念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表达的,认为社会行为要取法天地,为人处世要主客和谐,道德修养要积极进取。   我们认为,《易经》的理想人格观念包括忧患意识、趋时守中、立心恒志、人际和谐和敦厚淳朴五个方面。其一、忧患意识贯穿《易经》始终。《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判断吉凶祸福的八个断占之辞吝、厉、悔、咎、凶以及吉、利、正都是忧患意识的表现。前五字是提醒人们警惕过失,修正错误,达到避凶的目的;后三字是提醒人们应该修德、正身,趋时而动,则吉无不利。其二、古人十分重视四时节气,因为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同时,“中”也是《周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