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奈耶中成对动词出入共时及对比研究.docVIP

鼻奈耶中成对动词出入共时及对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奈耶中成对动词出入共时及对比研究

鼻奈耶中成对动词出入共时及对比研究   摘要:通过对“出”、“入”在《鼻奈耶》中的共时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发现它们之间在语法结构上及语义上的异同。也进一步说明“出”、“入”在相同结构中意义的相对性。   关键词:《鼻奈耶》;出;入;语法结构   一、研究简述   《鼻奈耶》是由晋代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的佛经文献。这个佛经文献主要记录了僧人生活中的清规戒律。在语言研究方面,“出”“入”的研究相对较少。余大光(1997)“出、入、往、来等词兼有相对二义”一文通过引用古代文献资料来说明出、入、往、来等词在古代汉语存在的相对对立的现象,古时成为反训词。李宗江(1997)“论‘进’对‘入’的历时更替”一文对表“内行”义的“进”的来源及其对“入”的历时更替过程进行了说明。董志翘(1997)在“再论‘进’对‘入’的历时替换”一文中对其更替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汪维辉(2001)在“汉魏六朝‘进’字使用情况考察”一文中对“进”进行了断代补充研究。廖一邦(2003)“‘出’、‘具’释义补”一文就“出”的意义进行了补译。史锡尧(2005)“‘出’‘入’语素义分析”在《现代汉语》释义的基础上对其语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郭姗姗、朱乐红(2011)“论汉语“出”类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通过分布分析的原理区分其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出”“入”在《鼻奈耶》中共时平面的分析来对其整体的面貌进行描述,对其意义的相对现象通过列表进行分析说明,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二、“出”的语法结构分析   “出”甲骨文、金文皆写作足走出之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出字象人自穴居外出之形。”《玉篇》:“出,去也。”即离此往彼之义。“出”在《鼻奈耶》中共出现135次,本论文根据“出”字的搭配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前接动词(18)   1.前接动词作补语,表示自内而外,与“入”、“进”相对。(16)   (1)??阿??出???。(卷一:T24/853C)   (2)若?灸出血。 (卷1:T24/ 856B)   2.前接动词作谓语,表示自内而外,与“入”、“进”相对。(2)   (3)若比丘至比丘房???恚?他使出。 (卷7:T24/880A)   (4)有黑虺蛇木中?出。 (卷9:T24/887C)   (二)后接名词及名词性成分(38)   1.后接名词作述语(或谓语),表示自内而外或使出、拿出、取出义。(30)   (5)欲出水?佛法。 (卷2:T24/858A)   (6)便?出山。 (卷6:T24/875B)   以下的例子也是“出”后接名词作述语,但是在意义的表达上却有所不同,它表示使出、拿出、取出。   (7)我?往行出筋力。 (卷7:T24/882C)   2.后接动宾短语作述语,表示自内而外。(4)   (8)出乞食婆。 (卷1:T24/852B)   (9)先出求食。 (卷9:T24/888B)   3.后接方位词短语作述语,表示自内而外。(1)   (10)若出?外。?成?捐不受。 (卷1:T24 /853C)   4.后接介词短语作述语,表示自内而外。(1)   (11)出至外堂。 (卷5:T24/869C)   5.后接偏正短语作述语,表示自内而外。(1)   (12)出此村?舍??。 (卷9:T24/890B)   6.后接名词作定语,表示自内而外。(1)   (13)我等大君若不出者。 (卷7:T24/880A)   (三)前接形容词作谓语,表示自内而外。(3)   (14)?舍利弗目??出。 (卷4:T24/868B)   (15)?故衣浣者染碾令光出者。 (卷6:T24/876A)   (四)前接区别词作谓语,表示自内而外。(1)   (16)吾等入城乞食後,城中男女出,?吾等庵舍。 (卷1:T24/853A)   (五)前接名词(23)   1. 前接名词作谓语或述语,表示自内而外、出现义以及外凸义。(19)   (17)或??入?非?出。 (卷2:T24/859B)   (18)日出就位。 (卷7:T24/883C)   以下两个例子同样是“出”用作述语(或谓语),表示的意义却是不同的。例(23)表示的是出现、产生的意思;而例(24)表示的是外凸的意思。   (19)即名日出相?。 (卷7:T24/883C)   2.前接名词性短语作谓语,表示自内而外。(4)   (20)皆?中出。 (卷7:T24/881C)   (21)若比丘入?王第一夫人出。 (卷10:T24/893B)   (六)单用,表示自内而外,与“入”、“进”相对。(11)   (22)皆?中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