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西部电影中身体创伤符号意义
中国西部电影中身体创伤的符号意义
摘要:为了深入阐发中国西部电影多元的文化内涵,运用电影文化学、电影符号学及身体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中国西部电影中身体创伤的视觉表象的符号意义。结论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往往借助身体创伤的视觉表象,或隐喻社会/政治创伤,或指称身体反抗、性别焦虑等社会文化命题。中国西部电影中身体创伤的视觉表象不仅准确揭示出特定社会转型期西部人价值观的重组与变动,而且深刻预示着西部文化精神的现代演进趋向。
关键词:中国西部电影;身体创伤;符号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1-0140-04
电影中的身体常常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指称着人的性别、身份、角色,既包含着意义繁复的社会人文所指,又联系着语义驳杂的文化精神谱系。在这一意义上,电影中的身体构成了一种可以用于阐释和解读的历史文本,彰显出某一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的深层意义,从中我们或可深切体会到“从身体走向精神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中国西部电影深深植根于广袤的黄土高原之上,展现的是西部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生》《黄土地》《老井》《红高梁》《双旗镇刀客》《秋菊打官司》《二嫫》《英雄》《天地英雄》《美丽的大脚》《可可西里》等经典西部片清晰标识出一条由身体建构起来的文化脉络。在这些影片中,身体一方面凸显出地域历史文化的视觉主题,另一方面还或隐或显地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叙述纠葛在一起,在开放与闭塞、文明与愚昧的二元对立中从容展现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遭遇的传统与现代文明观念的深层冲突,密切回应着他们内心深处复杂隐秘的文化心理的悄然嬗变与重组。一如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指出的,“电影正是通过躯体完成它同精神、思维的联姻。”因而,从身体的视角审视中国西部电影,将会找寻到一条阐释西部电影文化内涵的全新路径。
一、西部电影中男性身体创伤的符号意义
在中国西部电影作品中,身体,尤其是男性身体受伤的视觉主题,往往作为社会/政治创伤的隐喻,从而超越身体本身的所指,带上了历史转型期文化符号的特性。事实上,这种身体创伤的视觉主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经典西部片中就已呈现出来。如《老井》(1986年)一片中旺泉爹、旺才两代人身体的受伤、牺牲,就曾有力彰显着这一视觉主题。如在“械斗”一场戏中,孙旺泉曾奋力跳进枯井以命相搏,被救上来时已身受重伤。这一身体创伤的视觉表象映现出千年西部文化的悲剧精神。于是,“旺泉们”以身体创伤的视觉意象为古老的“打井”故事注入了悲情的历史内涵。《老井》正是通过孙旺泉为代表的男性身体创伤符号的呈现,深刻反思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现代化启动之时所遭遇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困境。在这部经典西部片中,男性身体受伤既隐喻着一代青年的悲情遭遇,又显影了特定历史转型期社会创伤的文化母题。又如《红高粱》(1987年)中男性身体受伤的视觉表象更映射出浓烈的西部文化的悲剧精神内涵。影片中,罗汉大叔被日军剥皮示众的场景就以血腥的视觉表象加以呈现;片尾“我爷爷”们壮烈殉国的历史场景也以高梁地上血红的身体创伤视觉表象予以展现。应当说,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创伤的隐喻,经典西部片中男性身体受伤的文化符号恰好揭示出我们民族千年历史演进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
进入新世纪,男性身体受伤的视觉主题在“新西部片”中继续呈现出来。《英雄》(2002年)中残剑、无名等侠客为天下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刺杀暴君秦王的行动中,以身体受伤的视觉表象延续着这一社会创伤的历史母题并深层揭示出西部文化结构中的悲剧内涵。在这部影片中,“残剑”等人为“刺秦”比拼武艺,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创痛。片尾“刺秦”段落中,侠客无名终被乱箭射杀于秦宫大门之上,在大历史的帷幕上留下了一个充满文化悲情的身体符号。事实上,无名等侠客“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情之旅指涉了中国社会演进中历史文化的深层创痛,他们的“刺秦”行动最终也达成了“秦王不可杀”的政治主题,同时深刻触及了一个有关当下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宏大命题一关于世界“和平”的文化想象。在《寻枪》(2002年)一片中,陆川也曾给观众呈现出鲜明的身体受伤的视觉表象。警察马山在妹妹的婚宴上意外遗失了手枪,由此开始了一段身体创伤之旅。在这一特殊的身体“旅行”中,马山的身体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内心世界更经历了无尽的苦难。片尾,马山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手枪并被枪内的子弹击中。当然,这一向死而生的超现实结局也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创伤的隐喻,从而超越了身体经验的表层而指向了人物的心灵结构,最终在观众的内心形成了直抵灵魂深处的巨大震撼。
如果说《寻枪》一片中马山男性身体受伤的视觉主题表征出导演对于身体经验的关注,那么《可可西里》(
文档评论(0)